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老年人,他们虽然已经步入老年,但却并不服老,或者在利用自己的所学所知发挥余热,或者在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活动中服务社会。他们老有所为,并乐在其中。而从整个社会来看,随着老年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和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也需要老年人退而不休,参与到我们的社会发展进步中,既丰富老年生活,也能实现更大价值。
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现有离退休科技人员500多万人,他们退休后大多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渴望能继续为社会作贡献。他们都在各自领域有着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积累,是社会一笔宝贵的财富。让这些老年人发挥余热,既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又能造福社会。
“老有所为”的意义有哪些?其一,实现自身价值。老龄人通过实现“老有所为”,为国家、社会和人民创造了财富,再次展示了老龄人的价值,使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充实、更有意义。其二,晚年生活的需要。通过“老有所为”可以消除他们的孤独和苦闷,这样不仅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他们延年益寿。其三,健身之道。离退休以后,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做些工作,对于促进身体健康也是有好处的。比如预防老年痴呆、预防抑郁症等。其四,“老有所为”是积极养老的上策。走“老有所为、以为促养、养为结合”的道路是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其五,社会和家庭需要老龄人的“老有所为”。继续为社会作贡献,这是老龄人的愿望,也是社会的实际需要。此外,老龄人通过再就业,参与服务社会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助自立能力和生活水平,从而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养老负担。
实现“老有所为”的对策。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广泛组织发动老年人积极实现“老有所为”。要改变对老年人固有的偏见,认识到老年人不是社会的包袱,他们是整修社会的物质和精神资源。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涉老部门的协调合作机制。目前,老年人管理服务的职能分散于老龄、老干部、劳动和人事、民政等有关部门,各类老年人的信息资料也分别掌握于各个不同部门。三是结合实际,分类指导,进一步发挥好老年专业人才的作用。要建立健全老年人才交流的组织机构,形成组织网络;建立健全各类老年人优势和特长档案;对于有老有所为愿望的老年专业人才,进行适当的再教育、再培训,使之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四是积极建立“老有所为”激励机制,鼓励老年人投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建设。根据社会需要和自愿量力的原则,为老年人搭建施展才能的平台。要积极争取各级党政制定出台鼓励支持老有所为群众组织建设、发挥作用的政策措施。五是要以城区社区和农村村镇为重点,把“老有所为”落实到基层。六是要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七是大力宣传老有所为事迹,利用突出典型推动发展。可以坚持每年召开一次表彰会,还可以根据确定的工作主题不定期地以老龄委的名义召开事迹报告会。最后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广泛宣传推广各类典型,持之以恒抓好老有所为典型的宣传工作,努力营造强大的宣传声势,培养浓厚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