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事业单位 >  阅读资料 >  面试热点 > 

2025年面试热点及预测:多些帮双职工接娃的“共享奶奶”

2025-04-10  |  来源: 重庆金标尺教育
资料背景

最近,杭州某社区出现了帮忙接娃的“共享奶奶”,引发关注。据悉,该社区目前有5位“共享奶奶”,她们做的是“一老一小”公益服务:接送双职工家庭的孩子上下学。

金标尺解读

“共享奶奶”共享的不仅是时间,更是社区的温暖与信任。这一创新做法既缓解了年轻父母的育儿压力,又为老年人提供了社会参与的机会,是应对“接娃难”问题的有益探索。

第一,解决家庭刚需。填补“接娃空档期”,减轻双职工焦虑,降低因接送问题导致的职业中断风险(尤其女性)。第二,促进社区互助。盘活老年人力资源,缓解孤独感,实现“老有所为”;增强社区凝聚力,构建“熟人社会”。第三,低成本可持续。相比商业托管,社区互助模式成本更低(如成都某社区“共享奶奶”项目人均月支出不足500元)。第四,政策契合度高。响应国家“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家门口的托育”和“积极老龄化”实践。

虽然有诸多意义,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潜在问题与挑战:其一,安全与责任风险。儿童意外伤害(如跌倒、走失)或老人突发健康问题,责任界定难,缺乏保险保障。其二,可持续性不足。依赖志愿者热情,若补贴过低或激励机制不完善,易出现人员流失。其三,服务质量参差。部分老人缺乏育儿专业知识,仅能提供基础看护,难以满足教育需求(如作业辅导)。其四,法律与监管空白。现行政策对“非营利性互助托育”缺乏明确规范,可能面临合规性质疑。

因此,建议采用以下措施,将其从“自发性探索”升级为“可持续性公共服务”,为更多家庭解除后顾之忧。

首先,强化制度保障。明确责任框架:社区与家庭签订服务协议,引入意外保险(如“互助托育责任险”)。政府引导支持:“共享奶奶”纳入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场地、小额运营补贴。

其次,提升服务质量。培训上岗:联合妇联、老龄委开展育儿安全、急救技能培训,发放“社区育儿志愿者”认证。分层服务:基础型(接送+看护)与提升型(辅导+兴趣活动)结合,满足不同需求。

再次,创新激励机制。“时间银行”升级:服务时长可兑换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扩大兑换范围。社会荣誉激励:颁发“社区爱心奶奶”称号,增强价值认同。

最后,推动多方协同家校社联动。学校提供放学后活动场地,社区统筹志愿者排班,家长参与监督反馈。企业参与:鼓励本地企业赞助保险费用或提供交通补贴(履行社会责任)。

重庆事业单位交流群

领取 备考资料

金标尺

扫码加入 事业单位备考群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