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物心理学篇50】玛西娅
玛西娅,社会心理学家。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形成自我同一性。玛西娅等人认为,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中会有四种不同的情况:同一性迷乱、同一性早闭、同一性延缓和同一性获得。
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过程
1.同一性迷乱
具有低探索和低承诺,这类个体没有仔细思考或探索过各种同一性问题,从来不去探索各种选择,也不去尝试做出努力,缺乏清晰的方向,没有确定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也未对特定意识形态、价值观或社会角色做出清晰承诺。可能表现出的人格特征有:孤僻被动、消极悲观、情绪不稳定、不思进取、任性随意。如,我不知道未来要做什么。
2.同一性早闭
具有低探索和高承诺,这类个体没有体验过明确的探索,但却做出了承诺,这种投入基于父母或权威人物等重要他人的期望或建议,他们接受了权威人物预先为他们准备好的同一性。可能表现出的人格特征有:自主性差,常使用防御性的自恋来维持自尊,对经验的开放性低,思维刻板,对权威领袖有较强的遵从倾向,表现出保守顺从,缺乏主见,较为严肃,认真沉稳等。
如,我要当老师,因为我妈妈觉得我适合当老师。
3.同一性延缓
具有高探索和低承诺,这类个体正处于探索过程中,收集信息、尝试各种活动,希望发现引导他们生活的目标和价值观,他们积极地探索各种选择,但还没有对特定的目标、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等做出有意识的投入。可能表现出的人格特征有:较为敏感、悲观,情绪波动大,能积极探索,有追求,但容易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因而产生挫败感。如,我想成为教师、医生或律师,但是我还没想好选择哪个?
4.同一性获得
具有高探索和高承诺,这类个体已经体验了探索,仔细考虑过各种选择,并对特定的目标、信仰和价值观做出了坚定、积极的自我承诺。同一性完成型的青少年表出目标明确、乐观进取、主动亲和、果敢直率等人格特征。但是,由于其自主性强,不易顺从,在人际关系上会出现不和谐。如,我喜欢唱歌,我想要当歌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