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公招 >  阅读资料 >  综应 > 

重庆教师公招新大纲《综合应用能力(D类)》:教育教学核心能力13

2022-08-19  |  来源: 重庆金标尺教育

考点十三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系统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并提出了他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他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进行研究,最典型的就是用“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做出判断。科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包含两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

 

1.前习俗水平

前习俗水平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中低年级。该时期的特征是:个体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认为道德的价值不决定于人及准则,而是决定于外在的要求。包括两个阶段:

1)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儿童只根据后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为了避免惩罚而服从权威人物的命令,尚未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准则概念。

2)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以个人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来考虑是否遵守规则,通常是为了获得奖赏或满足自己的利益而遵守原则。

 

2.习俗水平

习俗水平是在小学中年级出现的,一直到青年、成年。这一阶段的特征是:个体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能够从社会成员的角度去思考道德问题;开始意识到人的行为必须符合群体或社会的准则;能够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包括两个阶段:

1)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儿童在进行道德评价时总考虑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并以此为标准展开思维和行为。

2)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儿童更加广泛地注意到维护普遍的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履行个人职责,尊重权威,强调对法律和权威的服从。

 

3.后习俗水平

该时期的特点是:个体不只是自觉遵守某些行为规则,还认识到法律的人为性,并在考虑全人类的正义和个人尊严的基础上形成某些超越法律的普遍原则。包括两个阶段:

1)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个体认识到规则是人为的、民主的、契约性的东西,当社会习俗或法律不符合公众权益时,就应该修改。

2)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个体已经认识到社会规则、法律的局限性。开始基于自己的良心或人类的普遍价值标准判断道德行为。

 

金标尺教师招聘交流群

领取 备考资料

金标尺

扫码加入 教师公招备考交流群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