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敦煌研究院招人难”的话题冲上热搜。据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晓刚称,一个考古事业编的岗位仅有五六个人报名,最后竟没有一人应试。此后,多位受访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敦煌偏僻的地理位置、严格的招聘和工作要求、较低的薪资待遇等因素,让很多应聘者望而却步。而相对应的,也有网友说,想去的去不了,能去的不想去,但凡把院校或者学历的门槛放低一点,也不会出现招人难的问题。
考古一直是一个令人向往又望而却步的领域。一般来说,考古专业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偏高,但是就业前景却相对惨淡。当初高考状元钟芳容选择冷门的北大考古专业时,也一度引发网上热议,由此可见选择“考古”专业的付出和收获相比,在众人看来是不对等的。而此次敦煌考古编制更是出现了无一人应试的局面,这背后折射的是我国文物保护人才紧缺的现状,其本质就是考古领域引人难,留人更难。
考古领域为何人才紧缺?首先,薪资待遇与人才付出不匹配。以此次敦煌考古招聘为例,岗位招聘门槛高,但是工作环境偏僻,条件艰苦,福利薪资待遇低,发展空间不明确,最终导致想去的人去不了,能去的人不愿去。其次,没有定向培养相关的人才后备役。作为高分却冷门的学科,报考考古专业的人本来就少,而当考古的就业门槛让人“可望不可即”的时候,选择考古专业的后来者就会寥寥无几。此时若是再没有定向的人才培养计划,相关领域的人才储备便会出现断档。
所以要解决引人难,留人难的问题,可从如下几方面探索:第一,出台政策,培养定向储备人才。由政府引导,出台保障政策,高校要与考古研究所,研究基地,博物馆等保持密切联系与合作,并就定向培养人才达成一致,保证考古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有所去处,这样既能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考古领域,又能尽可能让相关机构和单位找到匹配的人才。第二,提高从业待遇,满足人才的切实需求。筑巢引凤之后,还要留得住人才。要精准施策,了解专业人才所需所想,比如在薪资待遇和发展空间上给出明确规定,同时在生活配套设施上也要尽可能完善,多措并举,使考古人员除了满腔抱负和热爱之外,还能得到实际待遇。
要吸引稀缺人才,光靠热情与理想,支撑不起现实的打磨。既然考古领域门槛高,那就要给出与之匹配的待遇,这样才能让有志从事考古行业的人少去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文物挖掘与保护工作中,为文明的薪火相传储备更多后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