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事业单位 >  阅读资料 >  面试热点 > 

2022年面试热点及预测:“35岁危机”论,需理性看待

2022-07-03  |  来源: 重庆金标尺教育
资料背景

日前,有人力资源平台发布“35岁+”人群的就业观察报告显示,招聘市场需求、疫情对经济的冲击等多重因素导致“35岁+”人群再就业空间被压缩,同时7成“35岁+”人群的职业晋升停滞在了35岁之前。“35岁危机”这个话题总是自带流量,而在过往的媒体叙事中,“35岁+”似乎成了一个如假包换的弱势群体,让人一提到年龄就开始战战兢兢。

金标尺解读

“35岁危机”近几年传播尤为广泛,很多人一提到35岁就会感到恐慌,担心下一刻就会成为被淘汰的一方。但是,所谓的“35岁危机”折射的是职场的残酷竞争,更多的是一种对自身定位的不清晰,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为什么35岁就会感到有危机?原因如下:第一,行业发展和市场的选择。在这几十年的发展中,市场行业和不同领域都出现了很大转变,尤其是互联网行业,由于行业性质的原因,程序员在“35岁危机中”C位出道,他们一边拿着高薪,一边也面临着被辞退的高风险。而市场总是不缺新人,所以后浪赶上前浪,是必然规律。第二,竞争激烈,但自身竞争力在减弱。人在35岁时,精力开始下降,因此在学习新技能,接受新事物上的主动性开始降低,竞争力也由此减弱。面对市场的优胜劣汰,职场新人不断涌现,自身却没有竞争力,这在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中尤为危险。第三,角色转换,产生职业倦怠。一个人在一个行业待久了,当从职场新人变为职场老油条时,就会产生职业倦怠,如果在此期间又没有积累足够的能力与资源,自然就会失去很多晋升机会。此时前有晋升阻力,后有生活压力,人到中年的颓废感就会席卷全身。

难道“35岁危机”的魔咒不能被打破吗?在人口老龄化形式逐步严峻,人口红利逐步减少的今天,35岁就要面临被淘汰的危机,这既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也是对自我奋斗的否定。因此,一味地陷入危机之中战战兢兢,不如早做打算,奋而向上。首先,确定目标,明确自身定位,做好规划。经过职场的磨炼,多数人都应该清楚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了解自身的综合能力之后,就要尽早出做出自身定位与职业规划,然后朝着既定目标前行。其次,在危机中寻找生机,不断学习,保持竞争力。既然世界变化如此之快,那我们要做的就是紧跟时代步伐,通过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加强实践能力,不断开拓眼界,从而选择合适自己且力所能及的渠道,以求得生机。最后,提升自信,转变心态,贵在坚持,也要随机应变。根据自身的性格特征,培养兴趣爱好,提升自信心,将眼光放得长远一些。不管是选择精专一个行业,还是广博涉猎多个领域,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同时还要学会灵活应变,不能执拗于一个方向直到走进死胡同,有时候适当放弃也是一种自我和解。

重庆事业单位交流群

领取 备考资料

金标尺

扫码加入 事业单位备考群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