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有时候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是经济学上的( )。
A.凡勃伦效应
B.追赶效应
C.口红效应
D.马蝇效应
【金标尺答案】A。本题考查经济。
凡勃伦效应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而不是较低而增加。它反映了人们进行挥霍性消费的心理愿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商品价格越高消费者反而越愿意购买的消费倾向,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注意到,因此被命名为“凡勃伦效应”。
B项:追赶效应指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国开始时较穷,它要迅速增长是容易的。
C项:“口红效应”是指因经济萧条而导致口红热卖的经济现象,也叫“低价产品偏爱趋势”。在美国,每当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因为人们认为口红是一种比较廉价的奢侈品,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所以会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奢侈品。口红作为一种“廉价的非必要之物”,可以对消费者起到一种“安慰”的作用。
D项:马蝇效应指再懒惰的马,只要身上有马蝇叮咬,它也会精神抖擞,飞快奔跑。“马蝇”就是企业管理中的激励因素,若企业管理者能找到合适的激励因素,就能让能力突出的员工卖力工作。
故本题答案为A。
2.(判断)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
【金标尺答案】√。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概论。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它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故本题说法正确。
3.(单选)教师常采用评“三好学生”“先进个人”等方式来激励学生,这主要是激励学生的( )。
A.成就动机
B.认知驱动力
C.自我提高驱动力
D.附属内驱动力
【金标尺答案】D。本题考查动机——影响动机的分类。
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附属内驱力也是外部学习动机,表现为不对学习本身感兴趣,学习仅仅是一种手段,通过学习去获得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附属内驱力常常发生在儿童早期,所以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为了赢得老师和家长的夸奖而努力学习也是正常的学习动机现象,符合学习动机的发展特点,不应受到批评。教师采用评“三好学生”“先进个人”等方式来激励学生,这主要是激励学生的附属内驱动力。故D项符合题意。
A项: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B项:认知内驱力表现为对学习本身感兴趣,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真理的追求。这种对学习本身感兴趣的学习动机也是最为重要、稳定和持久的学习动机。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项:自我提高内驱力是外部学习动机,表现为不对学习本身感兴趣,学习仅仅是一种手段,通过学习去追求学校情境中的地位、荣誉、或者满足自己的自尊心。更通俗的讲,在班级里有些学生学习就是为了通过成绩好,赢得在班级中的地位、荣誉、赢得他人的尊重。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D。
4.(多选)孔子关于学习过程或教学过程的主张,可以概括为( )。
A.悟
B.学
C.思
D.行
【金标尺答案】BCD。本题考查教育学的发展——教学理论。
孔子倡导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学思行结合。孔子首先重“学”,学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知由学而得来。但是,孔子反对空学,强调思考。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他要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主张学、思并举,学、思结合。同时,在孔子看来,学习知识的目的是致用,所以,必须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故孔子关于学习过程或教学过程的主张,可以概括为学思行。故BCD项符合题意。
A项: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CD。
5.(判断)教育目的的本质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因此,尽管一些国家的社会制度不同,但其教育目的都是相同的。
【金标尺答案】×。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
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国与国之间,社会制度不同,在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上就有所不同,所以,教育目的就有所不同。
故本题说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