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重庆法检《法律基础知识》: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重庆金标尺教育获取。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指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开始或终止取决于将来不确定事实的发生或不发生的民事法律行为。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一、条件要求
(一)条件必须是将来的事实
已经发生的事实,无论当事人是否知晓,都不能作为条件。作为民事法律行为条件的事实可以是自然事件,可以是合同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者第三人的行为,也可以是一个社会事件,如公职人员的选举结果等。
(二)条件必须是不确定的事实
这里的当事人仅限于进行民事法律行为的当事人。必定要发生的事实不能作为条件,确定不会发生的事实也不能作为条件。我国民事司法实践认可,附条件的民事行为,如果所附的条件是不可能发生的,应当认定该民事行为不发生效力。
(三)条件必须合法,不能以违反法律的事实作为条件
我国民事司法实践认可,附条件的民事行为,如果所附的条件是违背法律规定的,应当认定该民事行为无效。
(四)条件必须是当事人设定的条件,不能是法律规定的与民事法律行为效力有关的条件。
二、条件种类
条件是表意人附加于意思表示的一种任意限制,使其意思表示的效力靠着将来客观不确定的事实的成就与否决定。所附条件的种类是:
(一)生效条件,即延缓条件,是指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发生决定于所附条件的成就。
(二)解除条件,是指民事法律行为中所确定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应当在所附条件成就时失去法律效力的条件,是决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效力是否终止的条件。
三、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后果
(一)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后果
1、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
2、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应当强调的是,不论是何种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即使其所附条件没有成就,也不是对当事人没有拘束力,即当事人不得任意更改或者撤销。
(二)恶意阻止或恶意促成条件成就的法律后果
附条件的法律行为一旦成立,就对当事人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应当遵守法律行为的约定,无论是生效条件还是解除条件,都必须按照事实发生或者不发生的客观规律,任其自然地发生或者不发生,由此来确定法律行为的生效或者解除,不得人为地加以干预。
四、附条件与附期限的区别
期限与条件不同。任何期限都是确定地要到来的;而条件的成就与否具有不确定性。期限可以与条件一起,共同组成对一个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限制因素。
牛刀小试
【单选】甲、乙约定:甲赠与乙紫砂壶一把,该合同在乙结婚时生效。该合同属于( )。
A.附确定期限的合同
B.附不确定期限的合同
C.附延缓条件的合同
D.附解除条件的合同
【金标尺答案】C。本题考查民法。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乙可能结婚也可能不结婚,如果乙结婚,则赠与合同生效,因此该合同属于附延缓条件(生效条件)的合同,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AB选项:民事法律行为中所附的条件,是一种特定的法律事实,它可以是某种自然现象、也可以是人的某种行为,还可以是某种特定的事件。条件具有未来性、或然性、非法定性;条件的成就与否,是当事人所不能预知的,它将来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而期限则是当事人可以预知的,是必然要到来的。乙可能结婚也可能不结婚,属于条件,而不是期限,A、B选项错误。
梳理完相关知识点之后,我们会发现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考点是比较简单的,大家能够判断条件的种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