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三支一扶 >  阅读资料 >  写作技巧 > 

重庆三支一扶写作范文:教育部严令落实“普职比”

2021-09-01  |  来源: 重庆金标尺教育

【导读】重庆三支一扶写作范文:教育部严令落实“普职比”,中考升学大体维持5:5。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金标尺教育获取。

01背景

“普职比”就是上普通高中的学生和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比例,在2020年我国的普职比已经达到6:4,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动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进一步巩固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地位,2021-03-25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202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强调坚持把发展中职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

今年中考,江苏、安徽、甘肃、新疆兵团等率先响应,随后牵一发而动全身,全国掀起一片普职55分流,中考才是一考定终身的热议,再次将教育部出台的这项通知推向舆论的高潮。

02基本特征

职普比例较低的地区要重点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资源,要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积极拓宽生源渠道,广泛招收往届初高中毕业未升学学生、城乡劳动者、退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等。

03价值主张

战略意义: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现在,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我们要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深刻认识加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现实之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现代化水平,都对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没有这样一支高技能、专业化的劳动大军,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设备也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就业之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 “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就业问题在我国是一个不可回避而且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目前,全国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劳动力约2400万左右,还有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来。促进社会就业,必须发展职业教育,普遍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创业能力。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实行城乡统筹,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

发展规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

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要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放在同等重要位置,统筹兼顾,协调推进。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我国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目前,全国城乡每年有 1000多万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中,数百万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大学。必须进一步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行教育合理分流。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求学愿望,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层次人才和劳动力的需求,也才能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04发展理念

建设多元办学格局——继续坚持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重办学质量、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理念;另一方面欢迎社会资本进入职业教育领域,但要避免社会资本进入职业教育后,将其办成摇钱树或者印钞机,不能违背公益性原则,不能把职业教育作为产业去办。

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建设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设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分专业建设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高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启动实施“特高计划”——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

05创新实践

同济大学积极服务国家和地方需求,发挥特色优势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突出类型定位,探索新型师资建设模式。

以“教师能力与研究能力兼具”“职业性、工程性与师范性三性融合”为理念,以“双师导向”为目标,创新产教协同育人模式,重点培养职教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和企业实践能力。  

顺应发展需求,打造产教协同育人生态。

顺应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瞄准学生持续学习和终身成长需求,推动教育模式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化。  

发挥特色优势,宣传推介先进经验做法。

积极宣介国际职业教育先进理论和经验,向世界展示中国职业教育的经验和成果。发挥学校与德国交流合作传统优势,探索形成将德国“双元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贯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系统方案。

深化东西协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以“职教改革助力脱贫攻坚”为契机,加强省校战略合作,与云南省教育厅签订合作备忘录,依托东西协作机制,进一步挖掘职业教育潜力,设计新阶段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

06社会评价

应该纠正近年来各类学校纷纷升级的热潮。为了发展职业教育,中国的教育眼下需要的不是向大学升级,而是降级,至少要向下兼容。农村的高中也可改造为职校。同时,高校要变“扩招”为限招,以为发展职业教育开拓更多空间,而压缩后的高考和大学也才能发挥其正常的作用。大学和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也才能在社会上找到各自的位置,改变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及由此所引发的“知识究竟有什么用”的困惑。

——东南大学吕乃基教授

职业教育学校应当明确办学定位:不追求世界排名,也不培养诺贝尔得主,而是要为企业培养优质实务人才,为产业提供创新技术服务。学术研究型和实务应用型的两类高校应该分流入学考试,改变“职高即二流”的社会印象。在产教融合方面,要建立激励机制,促进教师和产业界接触,做应用型科研。

——台湾龙华科技大学校长葛自祥

07文章范例《让职业教育承载更多梦想》

人民日报时评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5G等新一代技术引领科技革命,要求职业教育必须与时俱进。职业教育要想真正与社会发展接轨、与市场需求结合,必须通过改革,加速补齐短板,把提高培养质量放在重中之重。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也是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不久前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明确了今后5年的工作重点,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职业教育迎来“黄金时期”。从编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到“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再到深圳出台我国高等职业院校首个世界一流建设方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为普遍共识与行动,为新形势下推进相关改革打下坚实基础。但与此同时,体系建设不完善、制度标准不健全、企业参与办学动力不足等问题日益成为发展短板。此次出台的方案剑指薄弱环节,不仅从顶层设计层面搭建“四梁八柱”,更从改革落实层面画出清晰“路线图”。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不可或缺。湖南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砍掉与市场对接不紧密的23个专业,握紧十指打造少而精的航空特色专业群。浙江温岭的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把培养人工智能应用技术人才作为重要任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5G等新一代技术引领科技革命,要求职业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每年高达上千万的高级技工缺口和技校“招生难”的现实提醒我们:职业教育要想真正与社会发展接轨、与市场需求结合,必须通过改革,加速补齐短板,把提高培养质量放在重中之重。

  “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此次出台的改革实施方案,将“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设定为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通过标准化建设,打造一批高水平的职业学校和专业,这些无疑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范畴。除此之外,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助力学生成就有意义的人生,也是题中之义。只有当职业院校的学生从谋取“饭碗”转向追逐梦想,职业教育从追求规模增长转向提高育人质量,职业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人才摇篮,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改革是一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尊重规律、稳步推进。翻开方案,一些时间节点引人注目:2019年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制度试点;2022年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这样的时间节点,勾勒出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清晰脉络,也标注了深化改革的奋斗坐标。当然,改革阵痛难以避免、挑战不容忽视。比如,如何落实方案提出的各级政府部门“由注重‘办’职业教育向‘管理与服务’过渡”?怎样切实鼓励社会力量尤其是企业参与办学?面对这些问题,只有拿出攻坚克难的智慧和勇气,才能让改革举措落地开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用改革激活一池春水,职业教育必将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打造新时代改革发展的“人才摇篮”。

试题实战

根据材料6,德国制造归功于德国良好的职业教育,请归纳“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原因”。(20分)要求:概括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200字。

6.克里斯蒂安是德国勃兰登堡州一个小企业的木工。他初中毕业后,面临的选择是继续上大学深造学习,还是进入职业学校学一门手艺。“我和父母分析了自己的情况和家庭条件后,决定上职业学校的木工专业。”克里斯蒂安介绍说“在德国,经职业技术培训后的技术工人待遇很高,也很受尊重。我16岁上职业学校时,每月就能挣400欧元,足够自己生活了。再过两年我就有资格参加高级技师考试,26岁我完全有可能成为高级技工。”德国大学学制较长,一般6年,开销最少4万欧元,当克里斯蒂安的初中同学26岁大学毕业,还一贫如洗的时候,他的存折上已经有5位数字的存款了。

德国制造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这个国家高水平的职业技术教育。德国目前有各种职业学校9000多所,除了30%左右的青年上大学外,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的费用主要由政府和企业承担,培养一名职业学校学生每年平均花费1.5万欧元,而普通学校的学生只是这一费用的三分之一。另外,企业还提供实习场所,并发给学生每月500至800欧元不等的生活费。德国《职业教育法》中,对参与职业教育企业的资格、设备、场所等方面都有所规定,能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表明了企业的水平,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荣誉,当然企业也会享受到国家的经费补贴。但也不是所有企业都有能力或愿意亲自培养人才,对一些企业来说,购买培训设备、找人实施培训的费用十分昂贵。于是,一些专门帮助企业承担学徒“校外培养”任务的职业培训中心应运而生。企业需要什么,培训中心就培训什么。

在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中,政府和工业界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无论是联邦政府、地方政府还是企业、工商协会,各司其职,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培养技术型人才,保持德国竞争力。德国联邦政府主要负责搭建合理的法律框架,认可培训岗位并对培训、创新以及相关研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为职业教育学校设定课程,为教职人员提供资金支持等事务则落到各联邦州的头上。同时,联邦州还需监管商会活动,因为商会在职业教育中承担了监管企业、证书发放等重要任务。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中坚力量,企业有必要不断创新、更新职业培训岗位,提名专家参与规则制定,并提供一定的培训补贴。工商联合会和手工业协会两大协会负责监管企业,包括核实企业培训资质、监管企业培训、登记培训合同、管理考试等重要环节。此外,商会还会为企业培训提供咨询,在企业与学徒产生纠纷时充当调解人角色。法国总统曾感慨地说,德国每年要向西欧出口很多产品,但看来还应该出口另一种产品,这就是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制度。

参考答案

德国职业教育成功,归功于政府和工业界的共同努力:

1.联邦政府搭建合理法律框架,认可岗位培训,并提供资金支持;

2.州政府设定学校课程,承担为教职人员提供资金等事务,并监管商会活动;

3.商会、工商联合会和手工业协会监管企业,并参与核实、监督、登记、管理培训和考试的职责,商会还为企业提供培训咨询、调节纠纷服务;

4.企业不断创新,更新岗位,提供培训补贴和实习场所;

5.训中心紧贴企业需求,根据企业需要决定培训内容。

重庆三支一扶交流群

领取 备考资料

金标尺

扫码加入 三支一扶备考群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