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三支一扶 >  阅读资料 >  写作技巧 > 

重庆三支一扶写作素材:名人名言积累(六十七)

2025-07-21  | 

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典出】《孟子・尽心上》

【释义】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

【相关评论】这句话体现了儒家 “进退有度” 的处世哲学,是中国传统文人的价值追求。孟子作为儒家代表人物,其思想核心在于 “仁政” 与 “性善论”,此句既强调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性,又凸显了心怀天下的担当,成为后世文人安身立命的准则,影响深远。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典出】林则徐《楹联》

【释义】大海能容纳千百条河流,是因为它有广阔的胸怀;高山能高耸千仞,是因为它没有世俗的欲望,所以能刚强屹立。

【相关评论】这副楹联是林则徐的自勉之作,展现了他豁达的胸襟与坚定的品格。林则徐作为近代中国 “开眼看世界” 的第一人,在虎门销烟等历史事件中彰显出强烈的民族气节,此句也成为后人修身养性、砥砺品格的座右铭。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典出】《论语・卫灵公》

【释义】工匠想要把活儿做好,一定要先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相关评论】这句话是孔子回答子贡问仁时所说,体现了儒家注重实践与准备的务实精神。《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句以浅显的比喻阐明深刻的道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典出】《孟子・告子下》

【释义】处在忧虑祸患中可以使人或国家生存,处在安逸享乐中可以使人或国家消亡。

【相关评论】孟子通过列举舜、傅说等古代贤才在困境中崛起的事例,论证了 “逆境成才” 的道理,强调了忧患意识对于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这句话不仅是一种人生智慧,更是一种治国理念,成为中国历代统治者警醒自身的重要箴言。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典出】屈原《离骚》

【释义】前方的道路又长又远,我将上上下下不断探索追求。

【相关评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全诗以浪漫主义手法抒发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此句体现了屈原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成为后世人们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用以自勉的千古名句。

重庆三支一扶交流群

领取 备考资料

金标尺

扫码加入 三支一扶备考群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