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央宣传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司法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文联、中国科协日前印发通知,部署了2023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通过“三下乡”活动,把文化、科技、卫生、教育等方面的力量凝聚一起,可引导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增强致富能力,激发农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性,还可以使得各部门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为乡村振兴强劲活力。
要组织“三下乡”活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全面贯彻会议与文件精神,做好部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眼于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深化思想政治引领、加强农村文化供给、更好服务群众需求,全面提升农村精神风貌。
其次,动员组织,有效结合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由市委、市政府的牵头,整合有效资源,在全市、县、街道以及乡镇开展一系列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比如充分调动各部门工作人员,召集志愿者,邀请专家学者等,通过深入普及科学理论、组织宣讲形势政策、开展服务群众需求活动,将理论政策、技术服务及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送到群众家门口,共同为农民群众带去实惠。
再次,结合实际,创新形式,造福于民。活动形式和内容要接地气,要符合百姓自身需求,除了科普宣传、机器人表演、科普咨询等,还可以有农机专家的亲临指点,走进田间地头,走入百姓的院子;医护的免费检查和诊疗,文化卫生的服务也要进入乡亲的生活,切实为乡村居民送温暖、办实事、解难题。
最后,开展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打通科普传播“最后一公里”。每一次的下乡活动都要做好记录,除了利用网络媒体宣传活动过程与成果,还要做好定期的回访,下乡活动要“常下常新”,让先进文化在农村扎根、生长,才能促进农村科学文化健康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