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学习困难”火上热搜,另一特殊门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少儿妇科”门诊线下也一号难求。
去年6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开设了少儿妇科门诊,是面向小儿和青少年的妇科门诊。开诊半年多,医生团队每周六上午接诊20到30名患者,每次门诊都一号难求。
少儿妇科虽在我国仍是新生事物,但在国际上已有80多年历史,发展迅速。相关门诊的开设必然会推动国内学科的发展,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更针对病症、贴近生活的诊疗模式,带来更为精准、细致的医疗服务。而且,学科的现实实践也可为医院科室设立、学校是否需要培养相关学科融合人才等提供参考。
首先,“少儿妇科”门诊的开设,产生的社会效应有助于某些不正确的传统观念的纠偏,在对未成年人的关怀和教育中建立科学理性的认知。就比如“得妇科病是可耻的”“孩子不需要做妇科检查”等。而且,社会观念的进步,也会带动相关医疗活动开展和发展得更加顺利和规模化。
其次,“少儿妇科”门诊的开设对于医院科室与专业设置也具有很强的启示作用。术业有专攻,配备专门从事相关研究的医生,对于提升“少儿妇科”诊疗水平大有益处。当前精准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跨科室融合,针对小众患者群体提供更专业的诊疗服务是大势所趋。
当然,“少儿妇科”门诊也不宜照搬照学,而是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对大型综合医院和儿童专科医院来说,其应该把科室分得更细致,而且也有足够的实力来推进。对一些中小医院而言,让儿科医生掌握更多妇科知识、妇科医生掌握更多儿科知识,或确定一两名医生专门负责这方面的诊疗,融专科诊疗于日常诊疗当中,才是比较现实的做法。医院可以没有“少儿妇科”门诊,但不能缺乏这类诊疗服务。
也要看到,少儿妇科疾病是隐私,因此,须谨防信息泄露。只有守住医疗信息安全底线,这个融合专业的发展才会迈出更稳健有力的步伐。划清底线、筑牢护栏,“少儿妇科”门诊值得借鉴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