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事业单位 >  阅读资料 >  面试热点 > 

2022年面试热点及预测:高校引进“水博士”——教育不能注水

2022-08-12  |  来源: 重庆金标尺教育
资料背景

近日某高校花费近两千万引进了一批博士人才,但是网友立马关注到这一批引进的人才竟是该校自己的老师,且全部是在国外同一所院校取得的“含金量很低”的博士学位,消息一出,引发了舆论。大家纷纷质疑:花费如此代价,引进的所谓“海归”博士,竟然就是“注水博士”?其次,作为一所公办大学,该院校此举的目的和动机是什么?这样的操作真的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吗?

金标尺解读

高校引进人才,其目的在于提高教学师资质量和科研文化水平,增强竞争力。但是花费巨资引进“水博士”,不仅不能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效果,反而会浪费国家的教育资源,滋生学术造假,更会引起社会质疑,造成不良影响。一旦引进“水博士”变成了常态和潜规则,势必会阻碍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

为何会出现“水博士”的现象?第一,为了提升学校等级,得到教育资源的倾斜。一些高等院校要想将“学院”二字改为“大学”,就必须在学科设置、师资队伍以及教学科研水平上达到一定标准,从而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的倾斜,因此吸纳人才是必然选择。第二,多数普通院校难以引才难,留才难。但是对于多数普通院校而言,由于资金、地理位置等现实条件的限制,存在招人难,留人难的困难。第三,办学观念有了偏差,产生了急功近利的心态。办好高校教育,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时间和资金,但是这对一些地方院校而言,有很大难度。加之急功近利的心态,就导致了一些院校“剑走偏锋”,自产自销了一批“水博士”。

该如何减少类似的情况?首先,完善高校考评机制。对于不同类型的院校,要实行不同的考核机制,教学型院校和科研型院校应该要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鼓励各院校根据自身特色和优点,形成自身的专业领域。其次,严格监管与审核。严格监管教育经费的支出和使用,实时更新国内外高等学府的“黑白名单”,加强审核引进人才的相关学历,严把高校更名申请的审核关。最后,加大惩治学历掺假行为。要严惩学历和学术掺假的行为,除了降级、撤职等处罚手段,还要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对于学术和学历的造假或者注水产业链,都要严厉打击。

教育是一国发展的重要基石,基石不牢,地动山摇。要发展好优质教育,亦非一日之功,也不能一蹴而就,不能让“水博士”水了教育,于教育本身而言,真正的教学实力才是根本。

重庆事业单位交流群

领取 备考资料

金标尺

扫码加入 事业单位备考群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