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吃差价、涉嫌隐瞒房产关键信息、伪造假流水等乱象在中介行业时有发生。
近日有报道称,深圳市民夏女士(化名)在2020年底通过中介,花费四千多万元在深圳湾一号购买了一套房产。当时中介告知夏女士,该套房产的价格是5000万元。经过多次协商,中介帮她争取到4150万元的成交价格,并且支付了33.2万元的中介佣金。后续夏女士得知,中介对该套房产的报价高于当时的挂牌价。她也联系了前业主,前业主说房源的挂牌价是3800万元,最终实际收了3900万元,有250万元的费用由中介收取。
中介组织是现代经济社会不可缺少的环节,中介在房地产行业中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桥梁,因为房地产中介是为交易物体提供评估、交易、代理、咨询等服务及善后服务的机构,是目前房产交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然而,近年来,假信息、假房源、假价格,可以说是数不胜数。黑中介卷走客户购房首付款、房租跑路的情况也是层出不穷。
造成现在不健康的行业生态环境的一方面原因在于双边代理制度,现如今房地产市场的中介既承担买方代理,又身兼卖方代理,呈现出“一手托两家”的现象,这样的本意是为了消除信息不对称,但实际却模糊了中介定位。因为一些中介可能明知道房子产权不明晰或建筑质量有问题,明知道购买人在购房资格或者支付能力上有问题,也要强行促成交易拿佣金。此外,中介很容易被市场情绪煽动,不自觉站队。买方市场,中介站买家角度;卖房市场,中介站卖家角度。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加大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性。
另一方面薪酬也是决定中介品质的因素之一。有数据显示,房产中介中,约一半人没有底薪。在有底薪的50%中,底薪低于3000的占比近70%,低于5000的占比近91.4%。一些中介在无法保障基本生活的前提下,为了成功促进成交、获取佣金,有的会隐瞒正确而客观的房地产信息,甚至虚报、抬高中介价格,可能对一套成交价相同的房屋提供的服务内容大致相同,但中介费却因为成交价不同而千差万别,甚至相差出几倍。
针对双边代理制度带来的行业乱象,中介行业可以借鉴国外的单边代理制度,即买方有买方代理,卖方有卖方代理。这样中介只能为买卖的一方提供独家服务,“两头吃差价”现象也将得到避免。同时,“黑中介”长期存在,不仅暴露出政府部门的监管漏洞,也折射出各房地产中介机构管理不当。
针对房地产“黑中介”乱象问题,相关部门应坚持严厉打击与防范宣传并举。一方面,地方房地产业协会应对区内房地产中介进行全覆盖巡查,并建立房地产中介机构黑名单通报机制。针对部分项目宣传内容与实际不符等误导消费者的现象,相关部门应及时向有关监督机构共享信息,通过部门联动,进一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从严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
各房地产中介机构应加强人员管理措施,对下辖从业人员宣导落实相关制度,加强培训,规范各类项目的宣传口径,不得隐瞒、提供虚假信息,应向消费者客观、公允介绍房产相关信息,以确保合规诚信服务,切实履行各机构管理责任。
个人购房要到正规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在交易时一定要查看从业人员是否有经济人证或经纪人协理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面对“黑中介”陷阱,切忌自乱阵脚,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寻求正确救济渠道。消费者应保留相关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