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双减”政策的出台,是党和政府推出的坚持教育事业公益性,消除功利化、短视性教育行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是对我国教育格局的重大调整,更是教育观念的大变革。表明了国家破焦虑、降虚火、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坚定决心。
实施“双减”政策是对教育规律的回归。“双减”政策从根本上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职能,构建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互相补充、协调育人新格局。对学生家长来说,让培训机构归于补充之位,有助于中国教育向高质量迈进;对社会来说,让教育去资本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新三座大山”下最现实的幸福感、获得感。
一段时间以来,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化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校外培训机构无序发展,‘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突出。中小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过重,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加重了家庭的养育、教育成本;严重破坏教育生态,加剧教育“内卷”、破坏教育公平乃至于社会公平;校外培训机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违法违规情况突出,为谋求利益频频炒作教育焦虑,严重违背教育公益属性,良心行业逐渐变成了逐利产业。
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减轻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严禁随意资本化运作,势在必行。落实“双减”工作,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协同、统筹推进、共同治理。
加强监管治理。政府要支持学校开展各种课后育人活动,并统筹考虑教师的工作负担和相应报酬,同时也要避免过度包办的现象;各级教育部门着手成立专门机构,重点加强面向中小学生的学科类语言类培训机构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培训行为,创新培训收费模式,严控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
校内加上去,校外才能减下来。因而,要想有效实现“双减”,需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学校教育要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全面推进课后服务,让学生在学校内学足学好,缓解家长焦虑。
规范校外培训,实现“双减”,仅靠学校的力量还不够,家长要转变家庭教育理念,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家庭作为第一责任人要树立科学教育理念,要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让其认识到促进孩子全面发展、身心健康成长才是真正的“为之计深远”。
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破除唯分数论、唯升学论、唯学历论。我国存在的校外教育培训热,是群体性教育焦虑的表现,要从根本上治理校外教育培训热,就要消除家长的教育焦虑,就业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形成崇尚技能、淡化学历的社会氛围,让有能力的人赢得真正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