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事业单位 >  阅读资料 >  面试金句 > 

面试金句200 |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创新,而创新的根本在人才。你怎么看?

2025-04-15  |  来源: 重庆金标尺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说,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创新,而创新的根本在人才,只有坚持人才引领驱动,才能为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创新动能。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才能满足新质生产在人才方面的需求。

 

金标尺解析:

新质生产力代表着产业变革的新趋势、生产力发展的新方向,而人才储备的质与量已成为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核心。我们要牢牢把握人才这一资源,做好“人才”大文章,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积蓄澎湃动能。

第一,重引进。当前,全球人才争夺战日益激烈,发达国家正在通过移民政策、国际学生措施等方式吸引大量国际顶尖人才,中国应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策略应对挑战。一方面,要实施全球靶向引才,瞄准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关键核心领域的人才实行更加开放的引才政策;另一方面,要聚焦高层次人才的回流、引进等,健全跨国研究平台、远程工作体系,营造宽松的国际交流环境,引聚全球新质生产力人才,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智力引擎。

第二,强培养。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尖端人才、领军人才,也需要技术好、懂数字、多面手的普通劳动者,所以构建全面的人才培养系统是关键。一方面,要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通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共建实训基地、开展联合项目等方式,推进产教融合、职普融通,培养出有知识、懂技术、能创新的高素养劳动者队伍,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积蓄后劲。

第三,优服务。江苏面向“百企引航”“专精特新”等重点产业集群企业开展“揭榜领题”;西部(重庆)科学城“金凤凰”人才可免费入住高端人才房……各地多措并举强化激励保障,极大地激发了人才干创事业的积极性。事实告诉我们,对人才的服务越周到,创新的热情就越高涨。从优化薪酬制度、完善晋升机制,到完善考核评价、建立容错机制,再到加强社会保障、保护知识产权,再到减少行政壁垒、优化营商环境……一系列服务措施落实到位,人才的活力才能充分释放。

第四,共协同。重庆市“智能+技能”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试验区融合了多个创新与实践项目;“巴渝工匠”共育行动打破了地区人才流通壁垒;重庆市“产教融合”示范项目畅通了教育与产业的连接通道……这背后便是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的思路。今后也要继续推动各领域、各部门、各区域联合行动,从财政投入、资金分配、产业布局、研发项目、教育工程、人才计划等各方面发力,做好科技、教育与人才的战略协同规划,共建新质生产力发展新生态。

培育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更是改革命题,必须高举人才强国旗帜,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举措,让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一路生花。

重庆事业单位交流群

领取 备考资料

金标尺

扫码加入 事业单位备考群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