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通过在手机APP上下单,便可预约护士上门服务的“网约护士”正走进市民家中。
2019年2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确定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6省市进行“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与此同时,全国多地也根据实际情况相继开展“网约护士”服务项目,增加护理服务供给。然而,记者走访发现,对于患者来说,上门服务的费用要比在医院就诊高出 5至8 倍,这样的护理成本高不高?会影响“网约护士”模式的推广吗?
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2.64亿,占比达18.70%,这表明,我们的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失能、高龄、空巢老人的增多,使得很多带病生存的老年人对上门护理服务需求激增;再者,一些患者行动不便,又只能在家中休养,换药之类的事比较专业,这些便形成了上门护理行业的巨大缺口。
尽管“网约护士”服务需求旺盛,但相同项目,“网约护士”上门服务的费用要比在医院就诊高出数倍。一是由于目前我国尚未对“网约护士”出台统一的定价标准,价格由相关医院和平台自行确定,诊疗价格包括出诊费和耗材费,出诊费为200元,耗材费视项目而定,每家医院的费用都不相同,再加上没有相关标准约束,所以价格偏贵。二是未纳入医保。居家护理项目不能使用医保或长期护理险等进行报销,需要患者全额自费。这对于普通的患者来说,是笔沉重的负担,也不敢轻易尝试。可以说,费用问题是“网约护士”的最大瓶颈之一。偏高的护理成本,让一些患者望而却步。
但是“网约护士”有市场需求,有发展前景和潜力,我们就应呵护它的健康成长。政府层面也要给予一定的支持,让这种新型服务模式尽快常态化运行,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首先,督促各地卫生管理部门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而不能放任医院和平台自行定价。出诊费可以根据距离远近,在一定范围内灵活定价,但服务标准和医疗耗材费,必须按照公立医院的标准。
其次,要尽快纳入医保。公立医院的急诊、门诊已经将输液、护理等医疗服务纳入了医保报销范围,那么,“网约护士”的医疗服务费用,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标准,纳入医保报销范畴。当然这需要附加条件,比如规定门槛,符合条件的才可以。
最后,需要政府提供专项资金,提供补助,既能减少患者的支出,又能够保证护士的收入,确保“网约护士”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护士优质资源参与到“网约护士”,增加供给侧,平抑偏高的服务价格。
“网约护士”刚开始,如何稳步向前,还需要制度护航,需要法律保驾,需要专项资金扶助,需要医保纳入,从而让更多的患者在家中就能够享受便捷的医疗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