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公招 >  阅读资料 >  综应 > 

重庆教师公招新大纲《综合应用能力(D类)》:人格发展阶段理论(36)

2025-09-01  | 

【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阶段 冲突 人格发展任务 危机未解决表现

婴儿期

(0-1.5岁)

信任/不信任

发展信任感

克服不信任感

恐惧,对外界焦虑不安,不信任

儿童早期

(1.5-3岁)

自主/羞怯与怀疑

培养自主性

克服羞怯与怀疑

缺乏信心,感到羞愧,怀疑自己的能力,行动畏首畏尾

学前期

(3-6岁)

主动/内疚

培养主动性

克服内疚感

畏惧,退缩,产生内疚感和失败感,缺少自我价值感

学龄期

(6-12岁)

勤奋/自卑

培养勤奋感

克服自卑感

缺乏生活的基本自理能力,产生自卑感和失败感

青春期

(12-18岁)

同一性 /角色混乱

建立自我同一性

防止角色混乱

对于自我与他人的角色感觉混乱,生活无目的、无方向感,时而感到彷徨迷失

 

【人格发展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1)帮助学生适应勤奋和自卑危机

学生总是认为自己是有能力有价值的个体,而学生一旦被划人低水平组或被评为差等级,他们就很快失去了最初对成功的期望,这将可能导致颓废。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评价及课程组织的方法对学生的自我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2)帮助学生适应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危机

青少年想被看作一个成人。他们一般愿意以类似成人的行为做出反应,这一原理意味着:中学生绝不应该被当作“孩子”看待;绝不应在其他同伴或其他有关的人面前轻视青少年;应给以明确的指示,学生独立完成任务;注意同伴之间的关系。

金标尺教师招聘交流群

领取 备考资料

金标尺

扫码加入 教师公招备考交流群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