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利兰,美国社会心理学家,1987 年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得主。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弗农山庄,因心力衰竭逝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列克星敦市。1938 年获韦斯利恩大学大学心理学学士,1939 年获密苏里大学心理学硕士,1941 年获耶鲁大学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之后曾先后任康涅狄格女子大学讲师、韦斯利昂大学教授及布林莫尔学院教授,1956 年开始在哈佛大学任心理学教授,1987 年后转任波士顿大学教授直到退休。
研究成果
麦克利兰早期对社会动机问题很感兴趣,发展了期望学说。他创制过测量成就的技术,并对成就动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是当代研究动机的权威心理学家,并以三种需要理论而著称。除此之外,他还作出过其他贡献,包括差异性假设、有机体适应能力的研究等。他从 20 世纪 40—50 年代起就开始对人的需求和动机进行研究,提出了著名的三种需要理论,并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结论。在麦克利兰之前,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学家对动机进行了研究。行为主义者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动机,使得动机的强度可以测量,但是他们用动机实验研究动机,把动机定义得过于狭窄,主要集中于饥、渴、疼痛等基本生存的需要上,没有区分人的动机与动物的动机。麦克利兰认为他们对动机的研究都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他注重研究人的高层次需要与社会性的动机,强调采用系统的、客观的、有效的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个体在工作情境中有三种重要需要:
①成就需要:争取成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要。麦克利兰认为,具有强烈的成就需要的人渴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成功,他们追求的是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克服困难、解决难题、努力奋斗的乐趣,以及成功之后的个人的成就感,他们并不看重成功所带来的物质奖励。
②权力需要: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不同人对权力的渴望程度也有所不同。权力需要较高的人喜欢支配、影响他人,喜欢对别人“发号施令”,注重争取地位和影响力。他们喜欢具有竞争性和能体现较高地位的场合或情境,他们也会追求出色的成绩,但他们这样做并不象高成就需要的人那样是为了个人的成就感,而是为了获得地位和权力与自己已具有的权力和地位相称。权力需要是管理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
③亲和需要: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要,即寻求被他人喜爱和接纳的一种愿望。高亲和需要的人更倾向于与他人进行交往,至少是为他人着想,这种交往会给他带来愉快。高亲和需要者渴望友谊,喜欢合作而不是竞争的工作环境,希望彼此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他们对环境中的人际关系更为敏感。有时,亲和需要也表现为对失去某些亲密关系的恐惧和对人际冲突的回避。亲和需要是保持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H.墨瑞是最早有系统的提出成就需求这个概念的心理学家(1938)。莫瑞认为成就需求是指个人想要尽快地且尽可能地把事情做好的一种欲望或倾向。
在莫瑞的需求理论影响之下,麦克利兰和 J.阿特金森开始有系统的进行一系列的研究(1953)。他们主张成就需求是个人人格中相当持久稳定的一种特性,这种追求某目的或目标的特性或倾向就是成就动机。当个人所处情境之特征或消息与该动机有关,那么此情境之特征或消息即构成一种线索,而会激发起个人想要获得该目标的期望。麦克利兰进而将成就动机界定为“个人在做事时与自己所持有的良好或优秀标准相竞争的冲动或欲望”。他们认为成就动机所促动的追求成就的行为,是由两种方向相反的心理需求作用产生的结果。其中一种需求是求成需求,另一种需求是避败需求;只有在前种需求大于后种需求时,个人追求成就的行为才会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