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公招 >  阅读资料 >  综应 > 

重庆教师公招新大纲《综合应用能力(D类)》:教育教学核心能力(48)

2025-04-27  | 

教学反思

一、教学反思的概念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根据教学反思与教学进程的关系,教学反思分为课前反思、课中反思与课后反思三个阶段。教学反思的主要特征包括:针对性、反省性、实践性、时效性、过程性。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

1.反思教学态度

2.反思教学目标

3.反思教学结构

4.反思教学内容

5.反思学习过程

6.反思教学策略

7.反思教学评价

 

三、教学反思的形式

1.课后教案

课后教案是教师在课后总结的课堂教学实录,主要记录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以及自己在此过程中的思想、态度、心理活动等内容。

2.反思札记

反思札记一般可以记录在某节课里:哪些教学设计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哪些精彩片段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哪些情景下感到最焦虑或沮丧?如果给予重试的机会,哪些将会做得更好?等等。

3.交流探讨

教师向其他教师讲述自已教学的实际经验与体会,详细描述自己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情景,请别人就自己的做法和体会发表意见。

4.自评教学录像

观看、评价自己的教学录像也是种有效的教学反思形式。通过观看教学录像,教师可以回顾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并可以观察到自己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5.借鉴听课评价

利用上述方法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容易陷人个人的意图框架和视野中,难以发现问题的实质。借助他人的观察与评价,可以获取更客观的反思思路与反思结果。

6.行动研究

教学反思的最高境界是行动研究,即教师为了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或探索提高教学效果的行动方案,而进行的有目的的调查和实验研究。

 

四、教学反思的意义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能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具体表现在:

1.有助于教师把自己的经验升华为理论;

2.有助于教师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3.有助于教师获得专业自主。

金标尺教师招聘交流群

领取 备考资料

金标尺

扫码加入 教师公招备考交流群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