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常考人物之“勒”家军。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重庆教师招聘公告。
一、泰勒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泰勒1949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由此确立起了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泰勒被誉为“现代课程之父”。
在书中,泰勒开宗明义地指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首先回答四个基本问题:(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2)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3)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这四个基本问题——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构成著名的“泰勒原理”。
1.课程设计的目标模式
目标模式是以目标为课程设计的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标的确立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课程设计的模式,是20世纪初开始的课程设计与开发科学化运动的产物。目标模式提出并发展了一种至今最具权威的、系统化的课程设计理论,为课程设计的探究奠定了基础。
2.课程评价的目标模式
这一评价模式首先由“课程评价之父”泰勒提出,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是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二、苛勒
1.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元素,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Gestalt”在德文中意味着“整体”)
2.认知主义代表人物之一,提出完形—顿悟说,苛勒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累积或盲目的尝试,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解决,都是由于对情境中事物关系的理解而构成一种“完形”来实现的。
3.早期迁移理论关系转化说:苛勒认为迁移不是由于两个学习情境具有共同成分、原理或规则而自动产生的,而是由于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关系的结果。人所迁移的是顿悟——两个情境突然被联系起来的意识。
三、席勒
席勒是公认的现代美育思想创始人,是公认的“美育之父”,他的代表作《审美教育书简》奠定了现代美育理论的基础。我国在从20世纪初引进的欧洲美育理论也主要是席勒的理论。
四、齐勒
齐勒是科学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的学生,赫尔巴特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将教学过程分为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后由他的学生齐勒修改为预备、提示、比较、总括、应用五段,称“五段教学法”。
五、奈勒
奈勒是存在主义课程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①不能把教材看作是为学生谋求职业做好准备的手段,也不能看作是进行心智训练的材料,而应当把它们看作是用来作为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手段;②不能使学生受教材的支配,而应该使学生成为教材的主宰。知识和有效地学习必须具有个人意义,必须与人的真正目的和生活相联系。只有这样,个人才能在时间和环境都适宜的条件下按照他选择的知识与对于知识的理解来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