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知实验13:狗摇铃实验(巴甫洛夫)
一、实验过程
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响,这狗就会逐渐“学会”只在铃响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
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进食行为时发现,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这种反应叫无条件反射,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是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如果在狗每次进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作用”。
二、方法表示
无条件反射:狗+食物(无条件刺激)→分泌唾液
条件刺激:狗+食物(无条件刺激)+铃声(中性刺激)一段时间后,
条件反射:狗+铃声→分泌唾液
三、几种类型的区分
无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反射,也称为本能。比如:尝梅生津
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比如:狗摇铃实验
第一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一信号系统。比如:望梅生津
第二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二信号系统。比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
四、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1.获得与消退
条件反射的获得是指条件刺激(如铃声)反复与无条件刺激(如食物)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亦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比如,每次进食都伴随铃声。
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比如,每次摇铃都不给食物,慢慢就小退了
2.刺激泛化与分化
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比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比如,能区分什么是绳子和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