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重庆医疗卫生《综应(E类)》精华考点:《内科学》医周E练考点(二十一)。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备考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重庆金标尺教育获取。
【考点二十一】缺铁性贫血
一、分类
1.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和失血性贫血。
2.根据红细胞形态分类:
类型 |
MCV(fl) |
MCHC(%) |
MCHC(g/L) |
常见疾病 |
大细胞性贫血 |
>100 |
32~35 |
>360 |
巨幼细胞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正常细胞性贫血 |
80~100 |
32~35 |
320~360 |
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骨髓病性贫血 |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
<80 |
<32 |
<320 |
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 |
3.按血红蛋白浓度分为:
血红蛋白浓度 |
<30g/L |
30~59g/L |
60~90g/L |
>90g/L |
贫血严重程度 |
极重度 |
重度 |
中度 |
轻度 |
二、临床表现
系统/方面 |
具体临床表现 |
全身一般表现 |
乏力、易疲倦,头晕头痛,注意力差,皮肤黏膜(睑结膜、口唇、甲床)苍白,免疫力降低 |
皮肤黏膜表现 |
皮肤干燥、毛发脱落,指甲变薄脆、匙状甲,口角炎、舌炎、味觉减退 |
呼吸循环系统 |
活动后心悸、气短,严重时静息状态出现,长期可致心脏扩大、贫血性心脏病 |
消化系统表现 |
食欲减退、腹胀便秘,少数有吞咽困难(Plummer-Vinson 综合征) |
其他特殊表现 |
儿童生长迟缓、学习能力下降;异食癖 |
三、辅助检查
血象 |
(1)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27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g/L。 (2)血片中可见红细胞体积小、中央淡染区扩大。 (3)网织红细胞可正常或轻度增高。 |
骨髓象 |
(1)增生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 (2)核老浆幼。 |
铁代谢 |
血清铁(SI)降低,转铁蛋白饱和度(TS)降低,血清铁蛋白降低(<12μg/L),总铁结合力(TIBC)增高 |
四、治疗
1.病因治疗
为最基本的治疗,是缺铁性贫血能否根治的关键。
2.补铁治疗
补铁治疗分为无机铁(硫酸亚铁,副作用较有机铁明显)和有机铁(右旋糖酐铁、琥珀酸亚铁)。
【考点二十二】巨幼细胞贫血
病因 |
维生素B₁₂或(和)叶酸缺乏 |
临床表现 |
血液系统:面色苍白、乏力、头晕,轻度黄疸 消化系统:舌面光滑、食欲差、腹胀或腹泻 神经系统(B₁₂缺乏明显):肢体麻木、共济失调、精神异常 |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大细胞性贫血,MCV、MCH 增高,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 骨髓象:红系巨幼样变(特征),粒系、巨核系亦有巨幼变 血清指标:维生素B₁₂、叶酸减少 |
诊断 |
结合病史(饮食、手术史)、临床表现+大细胞性贫血+骨髓巨幼变+血清B₁₂/叶酸降低 |
治疗 |
补充治疗:B₁₂缺乏者肌注维生素B₁₂;叶酸缺乏者口服叶酸 对症:严重贫血输红细胞;神经症状尽早补 B₁₂ 病因治疗:治胃肠病、调整饮食 |
预防 |
均衡饮食(多吃肉类、肝、蛋、新鲜蔬果),避免长期素食、偏食 易患人群(孕妇、婴幼儿等)适当补充 |
【考点二十三】再生障碍性贫血
定义 |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以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和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 |
病因 |
原发性:病因未明,可能与遗传、免疫异常相关 继发性: -化学因素:药物(如氯霉素、抗肿瘤药)、化学毒物(苯及衍生物) -物理因素:长期接触 X 射线、γ 射线等电离辐射 -生物因素: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EB病毒)、严重细菌感染等 |
临床表现 |
贫血:面色苍白、乏力、头晕、心悸等,呈进行性加重 出血:皮肤黏膜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严重者有内脏出血(如呕血、便血、咯血) 感染:发热常见,以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泌尿道感染为主,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 |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降低(<15×10⁹/L) 骨髓象:骨髓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造血细胞(粒系、红系、巨核系)明显减少,非造血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比例增高 |
诊断 |
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数<0.01,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骨髓小粒空虚 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
治疗 |
支持治疗:预防感染(注意卫生、避免接触病原体)、止血(用止血药,严重出血输血小板)、纠正贫血(输红细胞悬液) 针对发病机制治疗: 免疫抑制治疗(适用于非重型及无合适供者的重型患者):如环孢素、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等 促造血治疗:如雄激素(司坦唑醇)、造血生长因子 造血干细胞移植(适用于重型且有合适供者的年轻患者) |
【课堂演练】
1.患者,男。30岁。贫血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6fI,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9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40g/L、该患者贫血的形态学分类是( )。
A.大细胞性贫血
B.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C.正常细胞性贫血
D.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2.(多选)患儿,9月龄。出生后羊乳喂养,未添加辅食。查体:形体虚胖、毛发稀疏,色黄,睑结膜苍白,脾脏轻度肿大。外周血Hb78g/L, MCV>94fl, MCH>32pg,下列关于患儿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B.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C.除及时添加辅食外应该同时给予叶酸治疗
D.骨髓象常提示增生活跃,以红细胞系增生为主
【金标尺答案】1.C;2.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