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重庆医疗卫生《综应(E类)》精华考点:《内科学》医周E练考点(十九)。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备考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重庆金标尺教育获取。
【考点十九】急性肾小球肾炎
一、定义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AGN),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
二、病因
本病常因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常见为A组12型等)感染所致,常见于链球菌感染后。主要是由感染所诱发的免疫反应引起,自身免疫反应也可能参与了发病机制。
三、临床表现
急性肾炎多见于儿童,男性多于女性。通常于前驱感染后1~3周(平均10天左右)起病,本病大多预后良好,常可在数月内临床自愈。
尿异常
|
几乎全部患者均有肾小球源性血尿,约30%患者可有肉眼血尿,常为起病首发症状和患者就诊原因,可伴有轻、中度蛋白尿 |
高血压 |
约80%患者出现一过性轻、中度高血压,常与其水钠潴留有关 |
水肿 |
80%以上患者均有水肿,典型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或伴有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主要原因是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
肾功能异常 |
尿量减少(常在400~700ml/d),少数患者甚至少尿(<400ml/d)。肾功能可一过性受损 |
四、辅助检查
几乎所有患者均有镜下血尿,尿沉渣可见红细胞管型 |
|
血液检查 |
血清C3及总补体下降,8周内恢复正常,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滴度升高 |
肾活检 |
当临床诊断困难时,肾活检可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 |
五、治疗
1.本病治疗以休息及对症治疗为主。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不宜应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性药物。
2.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待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及血压恢复正常后逐步增加活动量。
3.治疗感染灶:本病急性肾炎发作时感染灶多数已经得到控制,如无现症感染证据,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对于反复发作慢性扁桃体炎,待病情稳定后可考虑扁桃体摘除。
【课堂演练】
患儿,男,9岁,眼睑浮肿3天,伴茶色尿,血压130/90mmHg,2周前有发热、咽痛,尿常规:蛋白(++),红细胞:40~50/HP,白细胞:8~10/HP。该患儿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
A.急性肾盂肾炎
B.肾炎性肾病
C.急性肾小球肾炎
D.IgA肾病
【金标尺答案】C。
【考点二十】肾病综合征
一、定义
肾病综合征(NS)是一组以大量蛋白尿(>3.5g/d)、低白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0g/L)、水肿、高脂血症为基本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中前两项为诊断的必备条件。
低白蛋白血症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使水分从血管腔内进入组织间隙,是造成肾病综合征水肿的主要原因。
二、病因
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 NS 表现为不同类型的病理改变,常见的有:①微小病变型肾病;②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③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④膜性肾病;⑤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分类 |
儿童 |
青少年 |
中老年 |
原发性 |
微小病变型肾病 (又称脂性肾病,特点足突细胞消失) |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型肾病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
膜性肾病(特点:基底膜增厚钉状突起) |
继发性 |
过敏性紫癜肾炎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狼疮性肾炎 |
过敏性紫癜肾炎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 狼疮性肾炎 |
糖尿病肾脏病 肾淀粉样变性 骨髓瘤性肾病 淋巴瘤或实体肿瘤性肾病 |
三、并发症
(一)感染: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并发症。是导致肾病综合征复发和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血栓、栓塞:以肾静脉栓塞最常见。
(三)急性肾损伤。
(四)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四、治疗
(一)糖皮质激素:为肾病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措施。使用原则为起始量足、缓慢减药、长期维持,最后以最小剂量再维持半年左右。
(二)细胞毒性药物:可协同激素治疗,若无激素禁忌,不作为首选或单独治疗用药。环磷酰胺是国内外最常用的细胞毒性药物。
【课堂演练】
1.肾病综合征是由一组具有类似临床表现、不同病因及病理改变的肾小球疾病构成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特点不包括( )。
A.大量蛋白尿
B.低白蛋白血症
C.明显水肿
D.低脂血症
【金标尺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