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重庆医疗卫生《综应(E类)》精华考点:《内科学》医周E练考点(十五)。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备考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重庆金标尺教育获取。
【考点十五】胃炎
任何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统称胃炎,常伴有上皮损伤和细胞再生,一般将胃炎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
一、急性胃炎
(一)病因
1.急性胃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炎症,主要包括:①感染;②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常见);③应激(严重创伤、大手术、烧伤等);④乙醇;⑤变质、粗糙和刺激性食物;⑥腐蚀性物质;⑦十二指肠液反流至胃内;⑧缺血;⑨放射;⑩机械创伤等。
2.发病机制
主要是各种原因直接或者间接削弱或者损伤了胃黏膜屏障,或是攻击因子增强,因此引起胃黏膜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
(二)临床表现
1.上腹痛、恶心、呕吐和食欲缺乏是急性胃炎的常见症状,用解痉药物可缓解腹痛。少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仅于胃镜下表现为急性胃炎。
2.由药物和应激引起的急性胃炎多数可出现内镜下急性糜烂出血的表现,严重者发生急性溃疡并大量出血。烧伤所致者称Curling溃疡,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所致者称Cushing溃疡,主要表现为呕血或黑便。
(三)辅助检查
确诊有赖于急诊胃镜检查(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
二、慢性胃炎
(一)概述
慢性胃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
(二)分类
根据病理组织学改变和病变又分成非萎缩性(浅表性)、萎缩性和特殊类型三大类。近年 WHO 新颁布了ICD-11的疾病分类中,慢性胃炎又基本上按照病因被分为自身免疫性胃炎、Hp相关性胃炎等十大类(9版是基于病因可将慢性胃炎分成Hp 胃炎和非 Hp 胃炎两大类)。
|
A型胃炎 (自身免疫性胃炎) |
B型胃炎 (多灶萎缩性胃炎) |
别称 |
慢性胃体炎 |
慢性胃窦炎 |
累及部位 |
胃体、胃底 |
胃窦 |
基本病理改变 |
胃黏膜萎缩、腺体减少 |
胃黏膜萎缩、腺体减少 |
病因 |
自身免疫反应 |
幽门螺杆菌感染 |
贫血 |
常伴有,甚至恶性贫血 |
无 |
血清VitB12 |
降低 |
正常 |
内因子抗体、壁 细胞抗体 |
阳性 |
阴性 |
胃酸 |
显著降低 |
正常 |
胃泌素 |
明显增高 |
正常或偏低 |
(三)辅助检查
1.胃镜及活组织检查
胃镜检查是最可靠的确诊方法,活组织检查可进行病理诊断。
(1)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黏膜充血、水肿,呈淡红色,可伴有点状出血和糜烂,表面可有灰黄色或灰白色黏液性渗出物覆盖。
(2)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由正常的橘红色变为灰色或灰绿色,黏膜层变薄,皱襞变浅,甚至消失,黏膜下血管透见。表面呈细胞粒状,偶有出血及糜烂。
2.幽门螺杆菌检测
(1)侵入性检测方法:胃黏膜组织染色、快速尿素酶试验、幽门螺杆菌培养。
(2)非侵入性检测方法:13C或14C尿素呼吸试验、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血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测定。其中,首选的是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同时也是Hp治疗后复查的首选方法。
3.壁细胞抗体及血清促胃液素检查:怀疑自身免疫性胃炎者应检测。
(四)治疗
1.根除幽门螺杆菌:常用3联疗法或者4联疗法,即1种PPI/铋剂+2种抗生素,或者1种PPI+1种铋剂+2种抗生素。疗程10~14天。
PPI |
雷贝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等 |
铋剂 |
三钾二枸橼酸铋、果胶铋、碱式碳酸铋 |
2.抑制胃酸分泌:常用的有PPI和H2受体拮抗剂,首选奥美拉唑。
3.促胃肠动力药。
4.恶性贫血病人:可注射维生素B12加以纠正。
【课堂演练】
1.(多选)患者,男,35岁。因中上腹不适、饱胀、钝痛、恶心3个月就诊。经相关检查后临床诊断为慢性胃炎。下列关于本病的叙述,正确的有( )。
A.根据胃炎的分布不同,可将其分为萎缩性胃炎和非萎缩性胃炎
B.Hp感染是引起本病最常见的病因
C.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症病变
D.胃镜及组织学检查是诊断本病的关键
【金标尺答案】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