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三支一扶 >  阅读资料 >  综合基础 > 

重庆三支一扶《综合基础知识》常识篇:土地荒漠化

2020-03-31  | 

【导读】土地荒漠化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重庆三支一扶考试网

重庆三支一扶备考交流群861082566

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土地荒漠化成因

土地荒漠化成因可分为两类,即自然成因和人为成因。其中关于自然成因的沙漠化机制,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全球气候变化异常,特别是中纬度地区的气候正朝暖、干的方向发展,使大的生态背景有利于沙漠化的发生;二是存在一些不利的自然因素,如气候干旱、降水变率大、土壤沙粒含量高及疏松易于移动等,特别是强劲频繁的起沙风为沙漠化的发生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沙漠化现象在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发展尤为迅速。目前对沙漠化的人为成因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认识,那就是由于人口压力的持续增长和滥垦、滥牧、滥樵等现象的普遍存在,造成植被破坏、沙漠化迅速发展。

荒漠化的类型及发生区

荒漠化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土地沙漠化:一般指单纯风力作用下的沙质荒漠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人为活动和干旱的影响,导致原有非沙土地逐渐深化成类似荒漠景观的过程。该种荒漠化主要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沙丘入侵或沙丘活化产生,多发生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石质荒漠化:狭义的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及其发育的背景下,受人为活动的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岩层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

次生盐渍化: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或不合理的此引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盐分积聚于土壤表层所形成的现象。该种荒漠化是由于土壤中盐分过分富集形成,主要与过度灌溉及蒸发旺盛有关。多发生在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

防治土地荒漠化

为了对抗荒漠化,主要有以下6种措施:

(1)干旱、半干旱流沙地带飞机播种造林技术;

(2)设置沙障固沙造林技术;

(3)窄林带小网格式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

(4)钻孔深栽造林技术;

(5)乔灌草结合固沙技术;

(6)固沙植物物种选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