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年高考成绩陆续公布,多地公布了高考分数线,各地将进入招生录取阶段。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开始活跃起来,炮制出各种各样的骗局,也让这段时间成为“高考诈骗”案件的高发期。
据最高人民法院消息,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日前审结了一起涉及高考招生的诈骗案件。在该案件中,被告人刘某对肖某称自己和A音乐学院有“计划内预留名额”的协议,只要肖某支付12万元操作费,孩子不用考试就可以通过特招被A音乐学院录取,并且会找A音乐学院的老师给孩子进行免费培训。随后肖某发现并未有事先约定好的艺术培训,且A音乐学院录取名单中也没有肖某好友孩子的名字,肖某也联系不到刘某。后经肖某电话咨询,A音乐学院招生办回复其从来没有“计划内预留名额”,肖某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对于其他被害人,刘某采取的也是类似的诈骗方式,最终骗取9名高考学生家长共计80余万元。
高考骗局,犹如顽瘴痼疾,害人不浅。每年这个时期,会有一些考生和家长反映,某些机构或个人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开展志愿填报等方面的指导并收取高额费用,存在政策不准、信息不实甚至诈骗等问题。这从一个层面反映出,高考志愿填报领域存在着安全隐患,相关部门理应提高警惕、强化治理。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骗子们的“骗术”也在不断“升级”。因此,整治骗局背后的乱象应多措并举。
对有关部门来说,一方面要“重拳出击”,及时受理和处置“高考诈骗”案件,严格追究相关不法者的司法责任,为广大考生设置一道安全的“防线”。另一方面,也要做好考生的信息保护工作,利用人脸核验等技术,加强考生信息核验,不给骗子们可乘之机。同时,有关部门也要做好预防“高考骗局”的普及工作,通过发布通知等方式,向考生和家长说明各种“高考骗局”的形式,给他们及时打“预防针”。
对考生和家长来说,在志愿填报过程中,要擦亮眼睛,矫正投机心理,保持正确的心态,从官方权威渠道查询通知,识别和警惕各种“高考骗局”。与此同时,考生和家长也要重视个人隐私的保护,切不可因为一时的疏忽,将个人信息公之于众,只有自身主动立起防护栏,才能让别有用心者无机可乘。
整治高考骗局,既要做有害信息的“减法”,又要做有益信息的“加法”,而且关键要做“加法”。破解骗局骗人的困境,最省时省力、有力有效的方法,莫过于通过各类渠道和途径,让权威信息占优势、成主流。在这个方面,各高校、各教育主管部门可大展所长、大施所能,在传播各类招录信息中创新方式方法。这也不失为一种对外展示的机会、招生宣介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