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前夕,湖北武汉一小学校内发生一起车祸,一名一年级学生被老师开车撞倒,送医后死亡。更令人心痛的是6月2日,这名孩子的母亲坠楼身亡。这位母亲为何选择轻生尚无定论,但从其生前遭遇与采访资料中可以推断出,这位母亲不仅经历了丧子之痛,而且遭受了无比残忍的网络暴力。
舌虽无骨,亦能伤人,文不能言,字字诛心。从“寻亲男孩”刘学州、粉头发女孩郑灵华、打赏外卖员的上海姑娘再到此次事件,这些都足以证明,网络暴力不但早已成为网络空间的一大公害,还已经溢出虚拟空间,成为危害严重的社会问题,亟待重典治乱、严加治理。
每次产生悲剧后果后,我们都会对网暴者做出谴责和批评,但为什么网暴屡禁不止,反复上演呢?
其一,网络的匿名性和开放性,为一些人在网络空间以道德、正义之名肆无忌惮地攻击、诋毁、谩骂、侮辱他人提供了机会。
其二,网络暴力问题与一些平台的放任脱不了干系。一方面是一些平台为了流量,故意制造对立、放大矛盾,打开了网络暴力的“潘多拉盒子”;另一方面,则是平台没有履行应尽的责任,在网络暴力防范机制建设上“宽松软”,导致相关机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三,网络暴力问题还与公众的数字伦理建设落后有关。很多网民在各类网络事件中陷入集体无意识的状态,罔顾基本的事实真相,丧失独立思考能力和良善之心,肆意对他人施暴。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也不是模糊道德标准的地方。充满戾气的网络霸凌,也已经触及了法律红线,“按键伤人”必须依法惩处。
首先,平台要做好信息安全的“守门员”。各平台必须加强各类社区与评论区管理,压实各类账号管理主体的治理责任,对于情节恶劣的纳入黑名单;而网络直播平台必须严肃查处逞勇斗狠、互撕攻击、谩骂吐脏等行为,对恶俗的言论及时采取下线干预甚至永久封号的处罚。
其次,职能部门要做好把控全局的“裁判员”,坚决落实“清朗·网络暴力专项治理行动”。一方面需要压实对平台的监管责任,若平台存在失管失察,造成严重后果的,必须依法追究;另一方面,对于网暴触发的权益侵害问题,监管部门也要及时通过平台共享的线索,快速锁定相关责任人,以追究其民事、行政甚至是刑事责任,绝不姑息。
最后,网民基本素质的提升是根本之策。引导广大网民遵纪守法、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使其成长为尊重合法权利、肩负社会道义的网络公民才是治理网络暴力的治本之策。在这方面,包括学校在内的各个社会主体,都应该携手努力。
保持好依法治理网络暴力“按键伤人”的良好态势,需要全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依法文明上网、理性平和表达,共建良好网络生态,这不仅仅是文明倡议,更是守护每个人福祉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