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基层政府为了改善服务供给,将一些服务事项外包给第三方机构承担。这是基层治理现代化题中的应有之义,有利于提升行政效率、提高服务水平。不过,部分基层政府和部门在“服务外包”后,忽视对第三方机构的管理和监督,甚至借“外包”之名,将自身职责“一包了之”“一甩了之”。这不仅不能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还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后果,需要引起重视。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就是指政府将原来由政府直接举办的、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的事项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来完成,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创新方式。但,“外包”不等于“脱手”。只有正确地理解服务供给的“创新”,重视外包服务质量,关切群众反馈,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举措原来的初衷。
从长远看,基层政府和部门单位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进行服务外包,的确带来多方共赢的局面。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将部分公共服务“转移”到市场中,既能保证政府是社会的“最大服务者”,同时也能协调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活力;另一方面可以提升行政效能。从政府部门角度来看,通过“外包”可以提高行政效率、减少财政支出、优化服务质量。
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即使将公务服务“外包”出去,也不能完全脱离“干系”。在完全“放手”的情况下,也会出现诸多的问题和漏洞,任其发展,不仅会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更影响服务质量。要知道,无论何种服务事项,一旦贴上了“政务服务”的标签,就应该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真正做到便民利企。只有及时升级管理方式和监督手段,才能提高政府外包服务的成功率。
第一、完善管理细则,厘清管理责任。各地政府需进一步完善外包管理细则规定,弥补制度漏洞,压实管理责任,划分外包服务范围和内容,让“权责要对等、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成为共识,切实提升服务外包的严肃性与纪律性。
第二、完善考评机制,提升服务质量。基层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第三方机构的监管力度,完善购买服务信息公开机制,严格外包企业资质审查,引入竞争机制,科学制定服务评估指标,探索动态激励机制,同时对违规现象坚决撤换或督促整改,保证外包服务水平不打折扣。
第三,加强领导能力,提升管理水平。组织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学习提升,让工作人员认识到自己作为服务外包的代理者、监管者、埋单者的角色,牢记“服务为民”的工作目标,学会间接管理的技巧和方法,以领导水平的提升促外包服务水平的提升。
总之,人民政府为人民,我们一定要用好“服务外包”的新方式,让群众得到更多、更好、更满意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