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公招 >  笔试题库 >  笔试模拟 > 

【每日一练】重庆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判断推理专项(9.1)

2025-09-01  | 

1、2023年3月21日是第23个世界睡眠日。一项关于睡眠的调查显示,47%的上班族认为自己睡眠质量不佳,导致睡眠质量不佳的因素中,手机和社会压力分别排第一和第二位,其中“玩手机”占比达59.7%。据此,有人认为,只要睡前少玩手机或者不玩手机,睡眠质量就会提高。

下列选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以上观点的是(  )。

A.除了玩手机之外,在晚间进行有氧运动也会导致睡眠质量降低

B.在认为自己睡眠质量尚可的人群中,睡前玩手机的占比达50%

C.玩手机的目的除了娱乐,处理工作也占有一定比重

D.大多数上班族睡前玩手机都是为了减轻自己的社会压力

 

【金标尺答案】D

论点:只要睡前少玩手机或者不玩手机,睡眠质量就会提高。

A项,在晚间进行有氧运动也会导致睡眠质量降低,指出有氧运动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但无法削弱睡前少玩手机或者不玩手机能提高睡眠质量,排除;

B项,睡眠质量尚可的人群中,睡前玩手机的占比达50%,睡眠好的人群中玩手机的占比,与论点讨论的少玩手机或者不玩手机和睡眠质量提高之间的关系无关,不能削弱,排除;

C项,指出玩手机的目的,与论点讨论的少玩手机或不玩手机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无关,不能削弱,排除;

D项,大多数上班族睡前玩手机都是为了减轻自己的社会压力,如果少玩或者不玩手机,那么就无法减轻社会压力,而社会压力是导致睡眠质量不佳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睡眠质量不一定会提高,可以削弱,当选。

故本题答案为D项。

 

2、在棉花糖实验中,研究人员将1颗棉花糖放在受试儿童面前,并且告诉他们如果能够在研究人员回来之前忍住不吃这颗棉花糖的话(研究人员会离开15分钟),就能得到第2颗棉花糖。如果他们吃了这颗棉花糖,就只能得到这1颗棉花糖了。大约10年后,研究者发现,小时候越能忍住不吃棉花糖的孩子,他们的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成绩越高,问题行为越少。研究者因此得出结论:儿童的延迟满足能力与其之后的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有关。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反驳上述研究结论的是(  )。

A.能忍住不吃棉花糖的孩子本来就不喜欢吃糖

B.能忍住不吃棉花糖的孩子家庭条件较好

C.10年后能忍住不吃棉花糖的孩子动手能力相对较弱

D.10年后那些吃了棉花糖的孩子经济水平更差

 

【金标尺答案】A

论点:儿童的延迟满足能力与其之后的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有关。

A项,能忍住不吃棉花糖的孩子本来就不喜欢吃糖,说明这些孩子忍住不吃棉花糖不是因为延迟满足能力强,而是因为本身对糖不感兴趣,从而不能根据该实验得到其认知发展的情况,可以削弱,当选;

B项,能忍住不吃棉花糖的孩子家庭条件较好,但家庭条件对儿童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不清楚,不能削弱,排除;

C项,10年后能忍住不吃棉花糖的孩子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动手能力的强弱与论点讨论的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无关,不能削弱,排除;

D项,10年后那些吃了棉花糖的孩子经济水平更差,经济水平与与论点讨论的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无关,不能削弱,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项。

 

3、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丙酸经常被当作一种抑制霉菌生长的添加剂使用,烘焙食品中都喜欢添加丙酸来进行防腐。正常情况下,人体中的微生物也会在结肠中通过发酵未完全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产生丙酸,这种丙酸对人体有益。但最近一项研究表明,外源性摄入和自体产生的丙酸作用并不一样,长期摄入外源性丙酸会导致人体出现胰岛素偏高、胰岛素抵抗等现象。由此,某食品专家建议,应该禁止在食品中添加丙酸。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食品专家的建议?(  )

A.将丙酸作为防腐剂使用只是食品行业的惯常做法,并未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确认

B.人体一旦出现胰岛素偏高、胰岛素抵抗等现象,就容易导致糖尿病和肥胖的发生

C.从外界摄入的丙酸会出现在人体的各个部位,而自体产生的丙酸只存在结肠部分

D.丙酸不仅直接被添加到食品中,许多其他的食品添加剂也都通过加入丙酸进行防腐

 

【金标尺答案】B

论点:应该禁止在食品中添加丙酸。论据:外源性摄入和自体产生的丙酸作用并不一样,长期摄入外源性丙酸会导致人体出现胰岛素偏高、胰岛素抵抗等现象。

A项,加入丙酸这个做法是否得到有关部门的确认,与论点讨论是否应该禁止添加丙酸无关,无法加强,排除;

B项,人出现胰岛素偏高、胰岛素抵抗等现象,会出现糖尿病和肥胖的情况,同时外源性丙酸的长期摄入又会导致人体的胰岛素偏高、胰岛素抵抗现象,因此,应该禁止添加丙酸,在论点与论据之间建立联系,搭桥项,可以加强,当选;

C项,外界摄入的丙酸和自体产生的丙酸出现的位置不同,与论点讨论是否应该禁止添加丙酸无关,无法加强,排除;

D项,其他食品也通过加入丙酸进行防腐,与论点讨论是否应该禁止添加丙酸无关,无法加强,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项。

 

4、血型抗原之所以被称为“抗原”,就是因为它们会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如果一个人体内进入了原本没有的抗原,免疫系统就会对这些异端分子进行攻击。因此,输血过程中,如果一个0型血的人被输入A型或B型血,他/她的免疫系统就会攻击从未见过的A或B型抗原;反过来,如果A型或B型血的人被输入O型血,他们的免疫系统因为曾经见过O型血携带的H型抗原,所以不会进行攻击。

以上论述需以下列哪项为前提?(  )

A.除熊猫血外,所有血型的人输入O型血都不会产生免疫反应

B.A、B型血的人都会携带H型抗原,其体内基因可将H型抗原修饰为A、B型抗原

C.因血型不适配产生的免疫攻击会造成红细胞破裂等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D.ABO血型系统中的抗原分为A、B、H三种,其本质是脂类和蛋白质上面连接的糖链

 

【金标尺答案】B

论点:输血过程中,如果一个0型血的人被输入A型或B型血,他/她的免疫系统就会攻击从未见过的A或B型抗原;反过来,如果A型或B型血的人被输入O型血,他们的免疫系统因为曾经见过O型血携带的H型抗原,所以不会进行攻击。论据:如果一个人体内进入了原本没有的抗原,免疫系统就会对这些异端分子进行攻击。

A项,除熊猫血外,所有血型的人输入O型血都不会产生免疫反应,只是在重复论点中的部分现象,不是论述前提,排除;

B项,指出A、B型血的人都会携带H型抗原,且体内基因可将H型抗原修饰为A、B型抗原,解释了为什么A型或B型血的人在输入O型血时,免疫系统不会将其视为异物进行攻击,是论述前提,当选;

C项,指出血型不适配产生免疫攻击的后果,与论点讨论的A型或B型血的人输入O型血不被攻击的原因无关,不是论述前提,排除;

D项,对ABO三种血型的抗原和本质介绍,与论点讨论的A型或B型血的人输入O型血不被攻击的原因无关,不是论述前提,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项。

 

5、某单位安排办公室,因为空间有限,人事、产业、投资、社会、规划科5个科室,只能从201、202、203三个办公室里选择一间。已知:

(1)每间办公室都有科室选择;

(2)产业科、社会科选择了同一间办公室;

(3)投资科选择了203办公室;

(4)如果人事科选择了203办公室,那么规划科也选203办公室。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哪项是不可能的?(  )

A.规划科选择了201办公室

B.产业科、社会科选择了201办公室

C.人事科、规划科选择了202办公室

D.产业科、人事科选择了203办公室

 

【金标尺答案】D

题干信息:①每间办公室都有科室选择;②产业科和社会科选同一间;③投资科选203;④人事科选203→规划科选203。

如果人事科选203,根据④可知规划科也选了203,结合③可知此时人事科、投资科和规划科都选了203,根据①每间办公室都有科室选择,那么剩下的产业科和社会科只能分别在201、202,但这不满足②产业科和社会科选同一间,所以人事科不能选203。

故本题答案为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