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公招 >  阅读资料 >  综应 > 

重庆教师公招新大纲《综合应用能力(D类)》:教育惩戒(24)

2025-07-22  | 

教育惩戒

(一)内涵

教育惩戒,是指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

 

(二)教育惩戒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1.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终身受用的美德

2.让学生接受法律与规范的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3.让学生感受真实的生活,是教育回归生活的需要

4.使学生学会对自身行为负责,增强责任意识

5.使学生体验到生命的挫折教育

 

(三)教育惩戒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是惩戒教育实施的首要的根本性的原则。惩戒教育的目的是教育,不能为了惩罚而惩罚。惩戒教育必须让学生认识问题所在,认识惩罚手段寄寓着教师的爱心,善意与尊重。当学生认识到错误所在并决心不再重犯时应免于或减轻处罚。

2.科学性原则

正如教育活动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年龄、性别等特点一样,惩戒作为一种教育行为,也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情、精神状态、素质,过往表现、生活方式等特点,在实施惩戒时要因人而异。在惩戒教育中,也要“因材施罚”。

3.伦理性原则

惩戒教育是发生在教育主体间的一种教育行为,这种行为必须遵守师生间的伦理原则,这是对教育者惩戒行为的基本道德要求,违背师生伦理的惩戒是不合时宜的。

4.依法性原则

我国相关教育法律将惩戒教育作为教师的一项专业权利赋予给教师。我国现有教育法律法规没有对不当处罚以(体罚等)外的教育性惩戒做出禁止的规定。

5.公正性原则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公正是教师的一种美德,它表现为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的一种高尚人格。公正好比一架天平衡量着教师行为的道德水准的高低,并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的人格产生极大的影响。公正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惩戒学生时能够按照既定的规则处理问题,不杂私情地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

6.整体性原则

教师在对学生的违纪行为实施否定性制裁时,要结合使用其他方法,不能孤立地使用惩罚手段,必须将惩罚与整个教育方法体系结合起来,尤其应该与说理、赏识等教育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7.艺术性原则

正确地运用教育惩戒,让学生在体验中得到感悟,使惩戒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是需要通过一定的教育艺术来实现的。

 

(四)如何落实教育惩戒

1.教师首先应保持良好的心态

2.帮助学生找准犯错的动机

3.惩戒应直接针对学生的失范行为

4.惩戒实施应选择适宜的时机和场合

5.惩戒方式的选用要合理有度

6.惩戒后的帮扶转化不可或缺

7.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8.及时反思并且寻求建议

金标尺教师招聘交流群

领取 备考资料

金标尺

扫码加入 教师公招备考交流群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