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重庆法检《法律基础知识》:遗赠扶养协议。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重庆金标尺教育获取。
遗赠扶养协议,是指遗赠人与扶养人签订的,由遗赠人设立遗嘱,将自己的合法财产指定在其死亡后转移给扶养人所有,而由扶养人承担遗赠人生养死葬义务的协议。民法典第1158条规定:“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该组织或者个人承担该自然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一、遗赠扶养协议的特征
1.双方法律行为。遗赠扶养协议是自然人生前对自己死亡后所留遗产的一种处置方式。在遗赠扶养协议中存在双方当事人,一方为接受扶养的遗赠人,另一方为扶养人,双方订立协议对有关扶养与遗赠事项进行明确,为双方法律行为。
2.诺成法律行为。遗赠扶养协议自双方意思表示达成一致时起即发生效力,因此遗赠扶养协议是诺成法律行为。
3.要式法律行为。根据遗赠扶养协议的性质,遗赠扶养协议应采用书面形式,不能采用口头形式。由于遗赠扶养协议涉及扶养人与遗赠人双方利益,而且存续时间较长,法律对其形式有严格要求。
4.双务有偿法律行为。遗赠扶养协议是当事人双方都负有一定义务的法律行为,属于双务法律行为。在遗赠扶养协议中,扶养人负有负责受扶养人的生养死葬的义务,受扶养人也有将自己的财产遗赠给扶养人的义务。遗赠扶养协议是一种有偿的法律行为,任何一方享受权利都以履行一定的义务为对价。
5.具有效力优先性。在自然人死亡后,如果遗赠扶养协议与遗嘱继承并存,则应当优先执行遗赠扶养协议。
二、遗赠扶养协议的内容
遗赠扶养协议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住址,扶养人为组织的应写明单位名称、住址、法定代表人及代理人的姓名;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的意思表示;遗赠人受扶养的权利和遗赠的义务,扶养人受遗赠的权利和扶养的义务;遗赠财产的保护措施或担保人同意担保的意思表示;协议变更、解除的条件和争议的解决方法;违约责任。
三、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
(一)遗赠扶养协议的对人效力
遗赠扶养协议由扶养人与遗赠人双方签订,在两者之间产生权利义务关系,同时也会对有关第三人产生效力。
1.遗赠扶养协议对扶养人的效力
根据遗赠扶养协议的性质,遗赠扶养协议中的扶养人依协议的约定承担遗赠人生养死葬的义务,并拥有遗赠人死亡后取得协议中约定财产的权利。具体的扶养义务及遗赠财产事项,应当根据具体的遗赠扶养协议确定。
基于遗赠扶养协议的性质,扶养人的扶养义务自协议生效时起即发生效力,并且是继续性的。自协议生效时起,扶养人就须对遗赠人按照协议的约定或者合理情形予以扶养,并且这一扶养义务的履行除协议解除或出现法定事由时不得中断,直至遗赠人死亡。遗赠人死亡时,扶养人还须依协议办理遗赠人的丧葬事宜。扶养人不认真履行扶养义务的,遗赠人有权解除扶养协议,并且不必对先前扶养的费用进行补偿。
遗赠扶养协议的扶养人取得约定遗赠财产的权利自遗赠人死亡后才发生效力,并且以其认真履行扶养义务为前提条件。
2.遗赠扶养协议对遗赠人的效力
遗赠人有权要求扶养人履行扶养义务,并负有于其死亡后使协议中约定的财产能够为扶养人取得的义务。扶养人对于将来可成为遗赠人遗产的财产,享有期待利益,遗赠人若处分协议中约定的财产,会侵害扶养人的权利。因此,遗赠人不得擅自处分协议中约定的财产。如征得扶养人事先同意或事后认可,遗赠人可以处分协议中约定的财产。
3.遗赠扶养协议对第三人的效力
遗赠扶养协议对第三人的效力主要表现在对遗赠人的继承人的效力上。遗赠人死亡后占有约定遗赠财产的继承人有将遗赠财产转移给扶养人的义务。如果遗赠人死亡时还留有遗赠扶养协议所约定的财产之外的遗产,则根据遗赠人的意愿对该遗产进行遗嘱继承或者法定继承。
(二)遗赠扶养协议作为遗产处理根据的效力
遗赠扶养协议是遗赠人在生前对其财产所作的一种处分,也是遗产处理的依据之一,且遗赠扶养协议在处理遗产上有最优先的效力。在遗赠人死亡后,扶养人应当对遗赠扶养协议进行证实,以将遗赠人与扶养人签订的协议作为遗产处分的根据。
牛刀小试
【单选】关于遗赠扶养协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遗赠扶养协议中的抚养人无须在遗嘱人死亡后作出接受该遗赠的意思表示,即可依据该协议取得遗产
B.遗赠抚养协议中的抚养人不受民事行为能力这一条款的限制
C.遗赠抚养协议是双方有偿的法律行为
D.遗赠抚养协议是诺成性法律行为
【金标尺答案】B。本题考查遗赠抚养协议。
遗赠扶养协议是受扶养的公民和扶养人之间关于扶养人承担受扶养人的生养死葬的义务,受扶养人将财产遗赠给扶养人的协议。遗赠扶养协议是我国《继承法》确立的一项新的法律制度,是我国继承制度的新发展。遗赠扶养协议是双方的法律行为,只有在遗赠方和扶养方双方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才能成立。凡不违反国家法律规定、不损害公共利益、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准则的遗赠扶养协议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均必须遵守,切实履行。必须符合法律关于行为能力的规定。故本题答案为B。
【注意】本题为选非题,请考生注意题干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