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重庆公务员 >  阅读资料 >  面试技巧 > 

综合分析哲理故事:如何精准立意?

2017-10-25  | 
对于哲理故事题,很多同学分析起来很棘手,今天张老师带给大家一种分析方式——矛盾分析法,帮助大家更好的解决综合分析题目。
矛盾分析法
马哲中提到,矛盾是会相互转化的,但矛盾又不会自发的转化,只有外界条件改变时,才会相互转化,因此条件的变化是促使矛盾转化的关键。
矛盾分析法怎么用?
在哲理故事类题目中,故事的内容往往就是矛盾转化的过程,矛盾的转化必然涉及到了条件的变化,这种条件的变化往往就是题目所要体现的道理。我们以一道题为例。
      问:一个渔夫一天碰到了两个饥饿的路人,这两个路人一个找他要了一篓鱼,另一个找他要了一根鱼竿。那个要了一篓鱼的路人,过了没多久,把鱼吃完了,没东西吃饿死了;而那个要了鱼竿的路人想着到了水边就有吃不完的鱼了,结果还没到任何能钓鱼的地方就饿死了。对于这个故事,谈谈你的看法。
      你认为这道题表达的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那就大错特错了,这道题并没有体现出钓鱼的优越性,所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完全不适用于此题!
      你认为这道题表达的只是合作的意思?
      题目中缺少一个条件:“一篓鱼够两个人撑到钓到鱼”,而缺少这个条件,合作是不成立的,所以只能说,合作是答案的一部分。
      那么,这道题到底是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解读
      两个人的状态,都是“从生到死”的转变,转变的条件都是因为“饥饿”,两人都想办法在解决饥饿的问题:一个是要了一篓鱼,解决了现在很饿的情况;另一个是要了一根鱼竿,能够解决未来很饿的情况。而他们两者的共性就是都没有把问题完全解决,饥饿的情况依然存在。
      因此可以推断出,本题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既要解决当下的需求,又要顾及长远的利。这才是这道题目最符合要求的答案。而同学们如果在回答此题目时,将题目真正所要表达的道理提炼出来,得高分就不难了。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杜帮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