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选调生 >  阅读资料 >  面试热点 > 

别忙着批判“脚尖上的浪费”

2013-02-17  | 

    最近,在南通市行政中心大院工作的董姓女士在收发室签收一份特快专递时发现,这件装着一份普通会议通知的快递,竟是同在一个大院里办公的另一部门花费20元寄来的。研究这份快递的邮路“历程”,她更愕然:它从大院某单位办公室寄出后,被11183邮政速递签收后带至几公里外,通过分拣第二天再投递进大院,等于说,它全程绕行十多公里后,竟又回到了原点。(2月6日《京华时报》)

  报道出来后,引来了读者的一片哗然,代表性的观点是:在同一个大院搞“快递游戏”,就是“脚尖上的浪费”。在同一个大院,走几步脚就能将通知送到,却要花费20元快递费,绕行十公里再送达,这“脚尖上的浪费”看起来不像“舌尖上的浪费”那么触目惊心,但考虑到我们国家众多的行政机关和每天不计其数的公文传递,恐怕由此浪费的钱财也是惊人的。

  但是,以笔者的亲身经历来看,读者们的批评还有待商榷。几年前,笔者也曾在一个机关单位从事类似的工作,每个星期总有那么一两天需要向各个单位邮寄一些东西,会议通知、内部资料等等都有,每次数量相当惊人,有时碰到一些大型的会议或者是活动,量就更多了,有时候在人手不够的情况下,时间非常紧张。

  即使时间上够,本人去送仍然有不方便的地方。以现在各大城市流行的行政服务中心为例,十几层高楼大厦的行政服务中心里面盘踞着各类机关事业单位,有些单位彼此间来往不是很密切,仅仅是知道有这个单位存在,如果自己去送,花费在找办公室和找人上的时间非常多,并且很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要找的人不在,出去办事了,其实这样的浪费也很大。

  此外,“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作为社会成员,我们都有自己的社会分工,每个人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才能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退一步,从法律上的层面来讲,通过邮寄送达签收的方式还有法律上的送达效力,起到了见证的作用。

  当然,笔者并不是要为在同一大院的机关之间邮寄公文做辩护,仅仅是觉得如果进行一味的批判并不科学。其实,真正要从节能减排的角度来看,送达会议通知之类的活即使不通过邮政而是本人去送,也不是最节约的方式。在IT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完全可以让每个单位都留下邮箱或者是其他的电子方式,通过电子邮件、私信等方式传达电子版的文件,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脚尖上的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