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基层干部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说,今年以来,某市围绕落实省委部署,制定了专项行动方案,其中就包括多达70多页的考评细则。“每个月,为了应对繁重的考评任务,基层需要准备大量表格、台账、资料、报告等,在研究考评规则上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原本应该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时间和精力,却花在了应对繁重的考评任务上。”
考核是工作的指挥棒,是监督工作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考核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手段,科学合理的考核可以督促推动工作,可以正确评价干部,可以弘扬社会正能量,可以发现某个单位部门工作中存在哪些短板弱项,从而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纠正。
但凡事过犹不及,如果考核指标繁多,目标设定过高,差异化不明显,或者督查检查频繁、方式机械,就容易使考核评价制度偏离靶心,带偏“实干风”,让基层工作只是简单地跟着考评走,从而束缚他们干事创业的手脚。因此,对于繁重的“考评负担”,其危害不容小觑,我们应该引起重视。
不让基层背上繁重的考评负担,关键在人,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考核评价让干与不干、干好干差不一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要让考评更精准,更能通过考评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更好服务群众的机制,还需要做好以下两点:一方面需要各级各部门根据中央要求,对综合性考核严格控制总量,制定考核内容时,应坚持实事求是,反映考核本质,坚持实效导向、统筹协调、整合归类。另一方面也要改变考评方式,变“量考”为“质考”,少看材料,多看现场。考评方式要从以听取汇报、查看资料为主转为征求群众知情度、满意度、实地查看为主。
其次,要畅通完善基层干部反馈的渠道。对巡视巡察、环保督察、政府大督查、党建考核等,牵头部门也要倾听基层意见进行完善,提出优化改进措施。调查研究、执法检查等要轻车简从、务求实效,不干扰基层正常工作。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减轻基层考评负担,还必须鲜明地树立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的实干导向。因此,各地要坚持为实干者撑腰,为干事者鼓劲,重拳整治文山会海、督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事过留痕等突出问题,让基层干部能够沉下心来促发展、心无旁骛抓落实,让办实事、求实效、重实绩的实干作风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为基层减下繁重的考评负担,基层干部才能轻装上阵,基层的广阔天地才能真正成为他们发挥才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