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互联网+心理咨询出现在大众视野,不少人最近可能都在短视频平台刷到过“心理咨询连麦”:两人对坐、一屏分左右、万人弹幕齐互动,来言去语间为“求助者”解开心中千千结。对此,有人说好,也有人说不好,也有评论问道:“万人围观的心理咨询直播,是降低门槛还是另起‘心墙’?”
社会快节奏的发展,特别是在高强度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下,不少人都出现了迷茫,困惑甚至是消极的情绪。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心理咨询等方式对一些负面情绪进行疏导排解。而心理咨询直播不同于传统的心理咨询,它是通过“互联网+心理咨询”的模式,对求助者的困惑进行直播,这确实是有利有弊的。
首先,直播心理咨询有泄露隐私之嫌,背离伦理原则。对传统心理咨询而言,咨询过程必须是在私密,安静,舒缓的环境中进行,这样才能让求助者最大限度放下戒备,敞开心扉。然而当这一过程暴露在网络空间,让万人围观的时候,这就有泄隐私之嫌,有违咨询伦理。其次,网络心理咨询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咨询效果差强人意。不少网络平台的心理咨询师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所谓的咨询机构以及咨询师资质不够,有些甚至只是在网上打个“心理咨询的”的嘘头,实则是为了将流量转现赚钱,这对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咨询者而言无疑是第二次伤害。
当然,“心理咨询直播”也有一定的好处。第一,有助于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因为传统的心理咨询收费贵,还涉及隐私,所以很多人遇到问题反而不愿意向专业咨询师求助。而网络直播传播广,速度快,一些人通过观看心理咨询连麦,有助于他们了解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第二,有利于及时帮助有需求的人。心理咨询直播,有时候可以及时帮助有需求的人,特别是对于一些心有困惑,或者负面情绪积压已久甚至出现极端行为倾向的人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他们进行及时干预。第三,对倾诉者而言多了一种倾诉的渠道。愿意将内心展现在网络平台的人,不一定全是需要心理咨询的人,有些人可能只是单纯地需要一个倾诉渠道,而这一群人正好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直播”找到情绪的发泄口,通过向陌生人倾诉来进行自我解忧。
因此,直播心理咨询是好是坏,重点在于规范行业制度。首先,对于监管部门而言,要界定好“心理咨询直播”的界限。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哪些可以直播,哪些不能直播,要划出明确的范围。其次,平台审核方要制定审核机制严格把关。对于在本平台上进行心理咨询服务的机构和个人,平台要设定严格的审核门槛,比如机构的从业资格,咨询师的相关证书和技能水平,都必须严格把关,并且对于直播的过程也要实时监管。一经发现违规行为,则警告或者关闭从业者账号。最后,咨询机构以及咨询师要严格自律。不能一味地“向钱看齐”,在传播专业知识,给人排忧解难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他人的隐私,守好心理咨询师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