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儿童营养不良率较之20世纪80年代已明显下降,虽然目前我国少年儿童生长发育水平持续改善,但超重肥胖、近视、慢性病低龄化等问题也愈加突出。营养餐到了桌子,却进不了肚子,专家呼吁,做好食育教育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参与。应尽快在全国各级学校全面推广食育教育,积极培养青少年养成良好、科学的饮食习惯。
随着国民经济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不少儿童出现偏食挑食,喜爱快餐,营养不良或者营养过剩,加之不爱户外运动,以及养成了一系列不良生活习惯,因此出现了超重肥胖、近视、慢性病低龄化等问题。超重肥胖低龄化已经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专家建议开展食育教育,有利于为防控儿童青少年肥胖,有效遏制超重肥胖流行,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开展食育教育,趁早从小抓起,多方协调,整体推进,持续发展。
首先,国家层面要立法,通过法律给出实施办法。国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以法律形式,将食育教育等内容确立下来,构建社会化食育科普工作大格局。其次,家庭,社会,学校要积极参与配合。比如,家庭积极配合帮助学生控制饮食宜,改变饮食习惯,家长带头锻炼健身;社区定期开设亲子运动会,提供相应场所和设施,张贴健康饮食海报,辅助家庭帮助超重儿童减肥,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学校要办好营养与健康课堂,改善学校饮食结构和供给,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身体活动时间和场所;医院也要定期给青少年进行体检,对于已经超重的儿童,要联系家长积极干预,并指导肥胖合并疾病的儿童进行专业治疗。最后,配备营养师等专业力量。可尝试在学校等机构中配备专业营养师,以中小学校为突破口,通过建设和推广来营造校园健康的氛围,引导师生不断增强营养与健康意识,搭建从学校到家庭再到社会的传递链,推动食育教育和健康生活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