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此前当地媒体报道,今年9月,河南安阳一位八旬老人在小区遛弯时被两条大型犬咬伤,其家属找到河南电视台知名民生帮扶类节目《小莉帮忙》维权。该媒体连发9期节目,问题仍未得到解决。采访中,狗的主人王先生曾说“咬到没有,由法律来定,我从来不相信视频”,并拒绝开门商谈。老人家属去王先生所在单位反映问题时,与被喊来的带警棍的人发生肢体冲突。
距离事发已经过去快两个月后,近日,上述栏目的记者杨小莉发现,王先生方面始终未向被咬老人道歉,为此她在镜头前伤心落泪。事件再次引发网友关注。迫于强大舆论压力,当事人终于登门道歉,并且被停职处理。
这本是一起普通的狗咬人案件,一起普通的民事纠纷,但这件事却变成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热点事件,原因在于养犬人的态度及其身份,以及后续交涉异常曲折的过程,同时也反映了安阳行政管理部门的“层层失守”。
首先,王某坚持不认赔、不道歉、不出面,对法律权威的挑衅。在此事件中,王某不仅违规饲养大型犬类,遛狗也不做保护措施,由此导致伤人。然而,事故发生后,面对前来质问的老人家属与民警,王某竟然开启了“要无赖”模式。人证、物证皆在,责任明晰;作为执法部门的公职人员,面对铁一般的事实,竟然视媒体监督、社会监督于不顾,背离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拉远了人民群众与政府部门的距离。
其次,这件事反映了职责划分的混乱乃至权力的任性妄为。当老人家属在无计可施之际,求助于执法部门时,得到的也是相互推诿。城市管理执法局执法中队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涉事的巨型贵宾犬是不予办证的,大型犬应该归公安部门管理。但随即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却提供了相关狗证。此等操作,反映出相关部门的处事态度与效率存在问题。在此种情况下,即使王某无公职身份,老人家属想得到公道,恐怕也同样需费些周折。
一次“狗咬人”事件,反映出的问题值得让人深思,想要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有关方面应以雷厉风行的举措进一步取信于民。
一方面需要相关执法部门切实履行自身职责。严格落实动物防疫法的各项要求,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最新政策,知晓惩罚措施,转变养犬观念。地方上也应在充分照顾养犬者、普通居民等各方合理诉求的情况下,制定与本地区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措施,将文明养犬的执行做细做实做好。
另一方面,解决文明养犬问题,需要全社会协同共管。保安、物业、社区网格员和其他相关部门都要相互配合,积极引导大家文明养犬,遇到问题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不能“踢皮球”。在严格执行和监管文明养犬的过程中,也可以考虑定时定点开放一些专门的遛狗区域,避开人潮,降低风险。
此外,还可以在相关区域内进一步建立健全文明养犬信息档案。通过信息档案的记录,建立针对养犬人的积分奖惩机制,鼓励养犬人文明养犬。在一些发达国家,还要求犬类出现在公共场所时必须佩戴静音设备以及安全防护设备,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考虑借鉴这些经验。
当然,快速增长的城市宠物犬规模、相关法律法规的相对滞后,决定了文明养犬无法一蹴而就。兼顾居民的人身安全和养犬人的合理遛狗需求,各方既要各司其职,又得协同共管,创新机制,久久为功,才能把这个日益复杂化的问题解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