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张某入职某快递公司后发现公司采用“996”工作制,2个月后张某以工作时间严重超过法律规定上限为由,拒绝超时加班安排,被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张某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裁决公司支付张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8000元,并将案件情况通报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对某快递公司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责令其改正,给予警告。
“996”指的是工作时间为早9时至晚9时且每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为了确保劳动者休息权的实现,我国法律对延长工作时间的上限予以了明确规定,“996”工作制明显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然而,现实生活中996盛行的公司,依然不乏求职者,公司管理者也在内部推行996制度。究其原因,是公司缺乏核心技术能力。新生公司由于基础薄弱,想做大做强就需要勤奋苦干、天天加班,“996”便应运而生。而在发展已久的大公司,由于行业红利逐渐消退导致存量竞争激烈,为了不被淘汰,也在继续996。以阿里为例,京东、拼多多,以及社区电商都给它带来巨大的挑战,在竞争压力和焦虑感下,挑战与被挑战的企业都会催生出996的基因。另外,部分年轻人的态度也是996盛行的原因之一。如今生活压力大,不富裕的年轻人仍是大多数,因此他们尽管在网上对996口诛笔伐,但为了赚钱,在现实中依然会接受996。
实际上,“996”虽然在短期内为行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其危害却是长远的。首先,996会使社会失去创造力。超长的工作时间导致员工被禁锢在岗位上,没有休息和成长的空间,没有做其他工作的能力。长久下去,社会都会失去活力与创造力。其次,会极大地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让许多年轻人都存在亚健康问题或心理问题,轻则影响职业寿命,重则猝死、抑郁。再次,会导致就业率下降,人才减少。单个员工的劳动强度加大,那么员工总数量就会下降,工作岗位减少。在岗位上锻炼的人少了,长此以往能够胜任这个岗位的人才总数就会减少。最后,会间接导致生育率下降。缺少私人时间处理家庭问题,年轻人就会倾向于不组成家庭、不生育孩子,这不利于我国的人口发展。
目前,“996”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一个制度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要想解决996问题,必须全方位出击。
第一,在社会导向上要遏制996。一方面,政府要引导全社会要树立正确的工时观念,严惩超时用工的企业,建立相应的劳动检察监督体系;另一方面,要保障劳动者维权,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办案时要准确适用法律政策,统一裁判尺度。
第二,在企业制度上要遏制996。一方面,企业要改进管理制度观念,从价值观、战略和机制上,都要高度关注劳动者权益和健康保护,制定并落实员工安全、健康与保护的规则,并向社会发布相关内容的报告,接受社会的监督。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相比996,核心技术才是在竞争中无往不利、不落后于时代的“法宝”。
第三,劳动者要依法维权,表达合理诉求,维护合法权益。不要采取极端手段使自己受到伤害,也不要忍气吞声,让不良企业产生侥幸心理。要拿起法律武器,寻求仲裁机构的帮助,引入劳动监察的力量,让法院还自己公平,与不良企业作斗争,勇敢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