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岭--淮河在我国的地理意义及其重要,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它是我国一月份0度等温线
B.它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的界线
C.它是半湿润与半干旱的分界线
D.它大致是4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金标尺答案】A
地理常识。
A项正确,秦岭—淮河是1月0℃等温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一般结冰。
B项错误,秦岭—淮河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北为暖温带。
C项错误,秦岭—淮河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D项错误,秦岭—淮河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故本题答案为A项。
2、下列关于玻璃幕墙说法错误的是( )。
A.贝聿铭第一个提出玻璃幕墙建筑设计理念,被誉为“玻璃幕墙之父”
B.玻璃幕墙使用的“双银玻璃”能很好地透过可见光,反射太阳的热辐射
C.玻璃幕墙会引发“光污染”,居民楼和学校建筑都不能采用玻璃幕墙
D.目前,中国玻璃幕墙的产量和使用面积均位居全世界首位
【金标尺答案】A
科技常识。
A项错误,德国建筑学家密斯·凡德罗被誉为“玻璃幕墙之父”,他是20世纪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 1921年,密斯·凡德罗把设想做成了模型,整幢大楼的外墙全部是用玻璃做的,称之为“玻璃大楼”。
B项正确,在玻璃上镀了两层极薄的银膜,这种“双银玻璃”能够很好地透过可见光,却把太阳的热辐射(红外线)反射掉。在炎热的夏天,双层双银中空玻璃可以透过90%的可见光,挡住90%的太阳辐射热。
C项正确,玻璃幕墙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例如会引发光污染,可能造成交通事故,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规定居民楼、学校建筑不得采用玻璃幕墙。
D项正确,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玻璃幕墙消费以及生产大国,我国的玻璃幕墙的产量和使用面积目前均位居全世界首位。
故本题答案为A项。
3、维生素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一类低分子量有机化合物,是人体的重要营养素之一。按照维生素溶解特性的不同,可分为溶脂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下列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的是( )。
①维生素A
②B族维生素
③维生素C
④维生素D
⑤维生素E
A.①和②
B.①和⑤
C.②和③
D.③和④
【金标尺答案】C
科技常识。水溶性维生素是可溶于水而不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的一类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故本题答案为C项。
4、1928年,由于国内严峻的形势,中共第六次代表大会决定在国外召开,这也是党史上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大会。中共六大的召开地点为( )。
A.法国巴黎
B.苏联莫斯科
C.日本东京
D.檀香山
【金标尺答案】B
中共党史。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苏联莫斯科近郊召开。故本题答案为B项。
5、下列有关我国能源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
B.天然气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
C.太阳能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
D.煤炭分布西多东少,北富南贫
【金标尺答案】D
中国国情。
A项错误,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发现并开发了一系列大中型油田,该些地区是我国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
B项错误,我国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众多盆地,这些地区的天然气资源量超过全国总量的一半。
C项错误, 我国太阳能总辐射资源丰富,总体呈“高原大于平原、西部干燥区大于东部湿润区”的分布特点。其中,青藏高原最为丰富,年总辐射量超过1800 kWh/㎡,部分地区甚至超过2000 kWh//㎡。四川盆地资源相对较低,存在低于1000 kWh//㎡的区域。
D项正确,中国煤炭资源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煤炭资源的分布与消费区分布极不协调。
故本题答案为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