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公招 >  阅读资料 >  教育公基 > 

重庆教师招聘《教育公基》:教育大咖——费斯汀格

2024-12-10  |  来源: 重庆金标尺教育

费斯汀格(1919——1989),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主要研究人的期望、抱负和决策,并用实验方法研究偏见、社会影响等社会心理学问题。他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有很大影响。195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2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Festinger在心理学上的贡献,主要来自于在社会心理学上两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社会比较论
此理论为Festinger于1954年《论社会比较》论文中所提出,指出团体中的个体具有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以从中确定自我价值的心理倾向,受到社会情境之影响,个体时而与条件胜于自己者相比较,有时将与条件劣于自己者相比较,旨在追寻自我价值。

(二)认知失调论
此理论为Festinger于1957年的《认知失调论》一书中所提出,认知失调论的基本要义为,当个体面对新情境,必须表示自身的态度时,个体在心理上将出现新认知(新的理解)与旧认知(旧的信念)相互冲突的状况,为了消除此种因为不一致而带来紧张的不适感,个体在心理上倾向于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自我调适,其一为对于新认知予以否认;另一为寻求更多新认知的讯息,提升新认知的可信度,藉以彻底取代旧认知,从而获致心理平衡。此理论于性质上为解释个体内在动机之主要理论,故而被广泛用以解释个体态度改变之重要依据。
群体是指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课堂里的每个学生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他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各种群体。学校可以说是个大群体,年级、班级等都是不同层次的群体。

(三)群体的特征
共同的活动目标、一定的结构、成员在心理上有依存关系和共同感

(四)群体的作用
1.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与之相反的是社会抑制。社会抑制也叫社会感染,是指当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从事某项工作时而使个体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
社会惰化是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减少社会惰化的途径:①公布每个成员的成绩;②帮助群体成员认识他人的成绩;③控制群体规模,使更多成员接受到外在压力的影响。

2.去个性化
去个性化是由费斯汀格等人提出的。去个性化是指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湮没在群体之中,于是个人的意识和理解平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去个性化的特征:①成员的匿名性;②责任分散;③相互感染。
责任分散效应:随着旁观人数的增多,利他行为有减少的趋势。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学生因个人意识消退而出现破坏课堂教学秩序的现象。

3.群体决策、群体极化和群体思维

4.从众与服从

5.模仿与暗示模仿是指个体有意无意地效仿他人的言行而引起的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模仿的深化结果是认同。
暗示是指用含蓄或间接的方法,使某种信息在他人的心理与行为方面产生影响,从而使他按照一定方式行动或接受某种信念与意见。

6.流行
群体中有相当规模数量的人在短时间内争相模仿、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使人们相互之间发生了连锁性感染,这就是流行。

金标尺教师招聘交流群

领取 备考资料

金标尺

扫码加入 教师公招备考交流群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