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劝学》中写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情感陶冶法
D.个人修养法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作嫁衣裳
B.火中取栗
C.挥汗如雨
D.代人受过
A.14
B.18
C.24
D.28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现象不会增加抚养比的是( )。
A.退休年龄提前
B.婴幼儿死亡率下降
C.失业率增加
D.人均寿命提高
A.安抚家长情绪,和家长耐心沟通,并承诺会妥善处理
B.找到发生矛盾的两个孩子进行批评教育
C.禁言两位家长,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D.上报领导,并向领导请示如何处理
本题考查德育理论───德育方法。
题干中的材料译为:君子学习广泛,而又能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就会见识高明而行为不会犯错误了。个人修养法指的是,教师自己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品德修养是建立在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基础上的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题干中进行自我反省,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和改进,这属于个人修养法,故D项是正确的。
A项:说服教育法指的是,教师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B项指的是指用榜样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绩来影响学生的思想。与题干描述不符,故排除。
B项:题干中并没有体现榜样他人,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项:情感陶冶法,指的是通过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D项。
待填词搭配“挣钱工具”,且根据“不顾生死”可知,待填词要体现不顾生死为资本家服务之意,对应选项,B项“火中取栗”指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符合文意,当选。A项“作嫁衣裳”指白白替别人操劳,自己却一无所得,侧重替别人操劳,而文段强调的是不顾自己的安危,程度更重,选项程度过轻,排除;C项“挥汗如雨”指十分劳累,未体现不顾生死之意,排除;D项“代人受过”指替别人承担过错的责任,不符合文意,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项。
【文段出处】《矿老板 矿工不是你火中取栗的工具》
3.【金标尺答案】A
和差倍比。
解题重点:通过甲乙变化建立等式。
解题过程:设甲原有x个,乙有y个,乙给甲10个后可建立等式,(y-10)×5=x-y①,甲给乙10个后可建立等式,x-10=y+10②,联立①②解得x=34,y=14。
故本题答案为A项。
A项,退休年龄提前会导致需要经济供养的老年人口增加和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从而增加抚养比,排除;
B项,婴幼儿死亡率下降会导致需要经济供养的少年人口增加,从而增加抚养比,排除;
C项,劳动年龄人口是社会总人口中处于劳动年龄范围内的人口,失业率增加会导致失业人口增加,但不会导致劳动年龄人口减少,所以不会增加抚养比,当选;
D项,人均寿命提高会导致需要经济供养的老年人口增加,从而增加抚养比,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C项。
本题考查沟通与合作能力——家校合作能力
当家长之间发生矛盾与问题时,教师一定要冷静,发挥教师的纽带和主导作用,安抚两位家长的情绪,并努力找到症结所在,做到公正公平,避免冲动而发生正面冲突。故A项做法合理。
B项:批评教育学生不能解决当前问题,同时可能激化家长的矛盾,此项做法不合理,排除。
C项:教师在处理与家长的关系时要尊重学生家长,此项举措不恰当,故排除。
D项:教师在处理与家长的关系时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法不合理,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