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23:两会微热点:厕所社交
“保障师生课间十分钟休息权益,加强教育生态优化,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不能让这一代人的童年回忆,停留在了厕所里”这是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党委书记李静向本次全国人大会议提出的建议。李静代表表示,家长和社会要相信学校、相信老师,因为学校和老师一直把学生的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建议给学校办学减压松绑,同时在教育布局、网络监管等方面加大力度,推动形成家校和谐合力、社会审慎宽容、网络客观正向、政府监管有力的教育生态环境。
近年来,一些地方中小学生课间“圈养”现象突出。有老师在社交平台上吐槽说,七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即使是20分钟的大课间,校园里也空空荡荡。也有学生表示很无奈,“课间时间10分钟,拖堂2分钟,提前上课2分钟,上厕所不跑都来不及”。甚至有的学校规定,课间学生不能下楼,不能跑跑跳跳,不能大声说话,并指派老师专门巡查,若有学生违规就扣除班级分数。
发生在校园里的“厕所社交”,是怎么回事?在教育领域,这个新词折射的是消失的课间十分钟。孩子们在课间休息时,由于种种限制,躲在厕所里进行小小社交。不能去操场,不能在走道里停留,被“圈养”起来的孩子被逼进厕所喘息,听起来让人心酸又担忧。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李国华大声呼吁“还给孩子们课间十分钟”。
模拟试题
对于在部分中小学生群体中流行的“厕所社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