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7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最高级别公共卫生警报“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一警报针对的是( )。
A.寨卡病毒
B.新冠疫情
C.猴痘疫情
D.脊髓灰质炎
【金标尺答案】C。时政热点。
2022年7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的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世卫组织发布的最高级别警报。
故本题答案为C项。
2.如果说社会学出身的费孝通对“文野之别”的界限不甚敏感,那么他在江村调查中实现对“文野之别”的从容跨越,关键就是跨越了“利奇之问”所隐含的“他己之别”。其实,从社会心理学而言,“己”对自身的主观洞悉常常是通过对“他”的客观了解来实现的。这说明,对自身的真实洞悉即费孝通所言的“文化自觉”,在相当的程度上有赖于与“异文化”或外来文化的充分接触。
从上述材料可以推知( )。
A.“他己之别”有赖于与“异文化”的充分接触
B.“利奇之问”包含“文野之别”和“他己之别”
C.“文野之别”是“文化自觉”的表现方式之一
D.费孝通对“异文化”或外来文化有充分的了解
【金标尺答案】A。
A项,根据“其实,从社会心理学而言......在相当的程度上有赖于与‘异文化’或外来文化的充分接触”可知,“他己之别”指对自身的真实洞悉即费孝通所言的“文化自觉”,有赖于与“异文化”或外来文化的充分接触,表述正确,当选。B项,根据“如果说社会学出身的费孝通对‘文野之别’的界限不甚敏感,那么他在江村调查中实现对‘文野之别’的从容跨越,关键就是跨越了‘利奇之问’所隐含的‘他己之别’”可知,“利奇之问”包含“他己之别”,但未提及“利奇之问”包含“文野之别”,排除;C项,文段未提及“文化自觉”的表现方式,无中生有,排除;D项,根据“费孝通所言的‘文化自觉’,在相当的程度上有赖于与“异文化”或外来文化的充分接触”可知,文段只是提出“文化自觉”依赖于“异文化”或外来文化的充分接触,并非费孝了解“异文化”或外来文化,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项。
【文段出处】《文化自觉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
3.某企业年会上为活跃气氛特设抽奖环节,按1:3:6的比例设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获奖率为20%。已知12人获得一等奖。则该企业共有员工( )人。
A.300
B.400
C.500
D.600
【金标尺答案】D。和差倍比。
解题重点:分析一等奖在公司员工中的占比。
解题过程:按1:3:6的比例设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则12人获得一等奖对应1份,获奖总人数有1+3+6=10份,获奖人数为12×10=120人,因此员工人数为120÷20%=600人。
故本题答案为D项。
4.三位领导对是否选派小智与小娟去国外考察有如下意见:
甲:如果不派小智去,那么不派小娟去;
乙:如果不派小娟去,那么派小智去;
丙:如果派小智去,那么不派小娟去。
应该选择哪种方案,使甲、乙、丙三位领导的要求同时得到满足?( )
A.只派小智去
B.只派小娟去
C.既派小智去又派小娟去
D.既不派小智去也不派小娟去
【金标尺答案】A。
翻译题干:①甲:-小智→-小娟;②乙:-小娟→小智;③丙:小智→-小娟。
题干指出要使三位领导的要求都得到满足,说明三个命题都为真。进一步观察发现,①③的后项都是-小娟,本题为两难推理,所以不管派不派小智去,都一定不派小娟去;再根据②,肯前必肯后,可以推出要派小智去。
故本题答案为A项。
5.上课前,张老师刚走到教室门口,教室里飞出一个足球,正好从张老师的头上擦过。同学呆了,心想:惹大祸了!如果你是张老师,你接下来会怎么做?( )
A.严厉批评同学在教室里踢足球的行为
B.捡起球,表扬同学球踢得准,同时也指出以后要练踢球,需要到操场上
C.为了树立威严,揪出踢足球的同学,让他给我道歉
D.将此事告诉该班班主任,让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规则的教育
【金标尺答案】B。本题考查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教育机智。
面对突发事件,教师需要迅速而正确的进行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措施。针对题干中的情况,张老师应该遵循沉着冷静、机智果断应对的原则,先捡起球,然后表扬同学球踢得准,同时也指出以后要练踢球,需要到操场上。故B项符合题意。
A项:对于学生的教育应该要正面教育和纪律约束相结合,如果仅仅只是严厉批评肯定是不够的,而是要从思想认识上引导学生,从而纠正学生的行为。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C项:让学生给自己道歉的行为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发展,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D项:让班主任进行处理是推卸责任的体现。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