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物心理学篇19】费登伯格
费登伯格,美国心理学家, 1974年首次将职业倦怠作为一个术语,用来专指助人行业中的个体在面对过度工作需求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极度疲劳状态。
职业倦怠,即职业心理枯竭,是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
1.玛勒斯等人认为职业倦怠表现为三个方面:情绪耗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低。
教师职业倦怠的发展经历了热情期、停滞期、挫折期和冷漠期四个阶段。
2.1991年,美国心理学家法贝根据玛勒斯的三个维度,将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归结为以下三方面:精疲力竭型,、狂热型、低挑战型。
3.费登伯格临床心理学的观点认为,职业倦怠是工作强度过高并且无视自己的个人需要所引起的疲惫不堪的状态,是“过分努力去达到一些个人或社会的不切实际的期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