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古代汉语——古汉语修辞。更多教师招考信息,备考干货,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重庆教师招聘考试网。
教师事业单位考试交流群:1134430604
备考题库:金标尺教师APP
古代汉语——古汉语修辞
用典
1.概念
用典即用事,是一种多见于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是指通过引用古代的历史故事,名人言论或俗语等,来映证自己的观点或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辞格。
2.典故种类
对于诗文中引用的典故类型,可以分为事典和言典两类。
(1)事典: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名人事迹等;
(2)言典:诗文言语、俗语等。
还有一种分类方法,将之分为三类,分别是明典、暗典和翻典。
(1)明典:明典者,令人一望即知其用典也。
例句:气春江上别,泪血渭阳情。(杜甫《奉送二十三舅录事崔伟之摄郴州五排》) “渭阳”一词出自《诗经·唐风》:“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之句,遂以代“舅氏”二字。
(2)暗典:暗典者,于字面上看不出用典之痕迹,须详加玩味,方能体会。
例句:秋风不用吹华发,沧海横流要此身。
本句出自范宁《谷梁传序》:“孔子观沧海之横流,乃喟然而叹曰:‘文王即没,文不在兹乎?’”作者以文王之任为己任,故言“秋风不用吹华发,沧海横流要此身”。暗典之使用,只师取前人典故之意,而不用其辞。
(3)翻典:翻典者,即反用以前之典故,使产生意外之效果。
例句: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虽说贾谊,却反其意而用之。在对贾谊怀才不遇的同情中,寄寓作者自己在政治上备受排挤、壮志难酬的感伤。
3.作用
(1)使立论有根据,更能佐证自己的言论。
(2)委婉地表情达意或抒发自己思想感情。
(3)充实内容,美化词句。
【试题再现】
【2019·四川·诗词鉴赏】
阅读下列元曲,回答第21小题
卖花声·怀古
【元】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21. 元曲前半部分运用的主要手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古汉语修辞——用典及作用。
【金标尺答案】
本曲的前半部分运用了用典的表现手法,化用了①霸王别姬中虞姬自刎的典故;②孙刘联军火烧赤壁的典故;③班超垂老思归的典故。
作者连续化用三个英雄人物失败、不得志的典故,意在说明历史上这些英雄人物不过是过眼云烟。作者对历史上这些英雄人物的成败际遇无所感叹,而是着眼于“生民涂炭”,体现作者悯民生、体民苦的思想。
【推荐课程】
2021重庆教招《语文》学科知识系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