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重庆事业单位《综应B类》论证评价:以偏概全。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备考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重庆金标尺教育获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和观点,如何准确、全面地理解和评价这些信息和观点,对于我们的决策和判断至关重要。然而,有一种常见的思维误区,那就是以偏概全。这种思维方式不仅可能导致我们对事物的误解,还可能影响我们的判断和决策。同样,在综应的考试中,我们也要对这一考点进行辨析。
一、基础概念
以偏概全,顾名思义,就是用片面的观点来概括整体。它是根据某些个别、特殊的、局部的前提得出普遍性、整体性的结论,因为样本数量太少或样本特殊不具有代表性,不足以概括出总体特征的推理错误。
二、考察类型
识别特征:个例 / 部分推整体。
生活化举例:
例如,在评价一个公司时,如果只看重其短期内的业绩表现,而忽略了其长期的发展战略、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因素,那么这样的评价必然是片面的。在投资领域,如果只关注某个行业的短期盈利情况,而忽视了其长期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格局,那么投资者可能会因为错误的判断而遭受损失。
三、常见例题
【例】11月5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此次大会期间,《湿地公约》秘书处将向新晋“国际湿地城市”颁发证书,届时中国将有13个“国际湿地城市”,数量居各国第一。从首批获此殊荣的哈尔滨、海口、东营等,到此次入选的盘锦、武汉、盐城等。可以看出,中国城市均会荣获城市湿地生态保护的成就。
【解析】
A:文段由“从首批获此殊荣的哈尔滨、海口、东营等,到此次入选的盘锦、武汉、盐城等”推出“中国城市均会荣获城市湿地生态保护的成就”,存在论证错误。
B:论据中仅列举了部分城市获得湿地生态保护的殊荣,无法推出中国所有城市这一普遍性结论,属于以偏概全。
四、解题技巧
针对以偏概全,需要关注论据样本数量,熟记片面表述引导词。以偏概全实际上是以限定的条件作为论据,推断出结论,比如以少数特定人群的特点作为依据得到普遍大众的特点。所以应试者需要关注论据中样本的数量,同时记住一些片面表述引导词,比如“个别”“个例”“有些”等来判断是否犯了以偏概全的论证错误。
以偏概全是一种常见的思维误区,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避免陷入其中。只有全面、客观地了解事物,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深入理解“以偏概全”这一论证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