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卫生 >  阅读资料 >  职测 > 

重庆医疗卫生《职测》判断推理:成语典故对应人物

2025-01-27  | 

【导读】重庆医疗卫生《职测》判断推理:成语典故对应人物。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金标尺教育获取。

在考试中,除了有专门的常识板块题目,在判断推理的类比题中,也时常有常识类题目需要大家做辨析比较。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看,成语典故类的出题角度。

这一类题常见的出题形式是“成语:人物”,例如:“破釜沉舟:项羽”、“吕布:辕门射戟”、“三顾茅庐:刘备:诸葛亮”。这时同学们想到的应该是直接看选项中成语与涉及到的主人公之间是否对应正确,做出选择。的确是这样,但是也不仅仅是这样。我们来看例题。

【例1】吕布:辕门射戟

A.刘备:白帝托孤

B.曹操:草船借箭

C.关羽:刮骨疗伤

【解析】题干逻辑关系:辕门射戟是吕布为了阻止袁术击灭刘备所使的计谋,吕布以他精湛的箭法平息了一场战争,是成语典故与相关人物的对应关系。A项,白帝城托孤是刘备在与东吴的大战失败后,在白帝城病危,将诸葛亮招到白帝城,将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的历史典故;B项,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诸葛亮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二十条草船诱敌,“借”到了十万余支箭;C项,刮骨疗伤是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

在已经了解典故的基础上,我们会发现单从人物对应的角度,是无法排除任何选项的。但是,再细致看下来会发现,吕布是辕门射戟这一行为的主动发出者。再看选项,刘备托孤给诸葛亮,诸葛亮向曹操借箭,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C、D两项中人物为承受者、被动方,故而应该选择B选项。

也就是说,我们还可以从主被动的角度分析人物对应关系。看明白了吗?来,我们再看一个题。

【例2】三顾茅庐:刘备:诸葛亮

A.沉鱼落雁:西施:王昭君

B.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

C.程门立雪:程颢:杨时

【解析】题干逻辑关系:三顾茅庐讲述了刘备请隐居在隆中草舍的诸葛亮出来运筹划策,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的故事,三者为成语典故与两位主人公的对应关系。A项,沉鱼落雁的意思是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对应的主人公是西施和王昭君;B项,负荆请罪是讲廉颇由于蔺相如位居其上,心怀不满,后来明白蔺相如的苦心后,身背荆条上门请罪,两人结成了生死之交;C项,程门立雪讲述了杨时在下雪天拜谒著名学者程颐,程颐瞑目而坐,杨时不敢惊动,在一旁站立等待,程颐醒来,门前积雪已经有一尺深的故事。

基于对典故的了解,在这三个选项当中,D项是应该首先排除的对象,因为人物对应错误。当然,相信同学们从上题的经验也能看出一个问题,哪怕人物对应正确,还存在着人物顺序的问题。题干中是刘备三顾诸葛亮,D项也应该将杨时放在程颐之前。再来看看A选项,对比题干中的一个典故对应两个主人公,A项中为两个典故分别与两个主人公的对应关系,所以此题的答案为B选项。

也就是说,我们还可以从典故、故事的个数上面做区分。

今天的两个小角度,大家掌握了吗?涉及常识的题目需要不断的积累,也要辅之以经验和角度,才能让自己更有效率地解题。

重庆医疗卫生招聘考试公众号

查看 招考信息

金标尺

扫码关注 招聘考试公众号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