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选调生 >  阅读资料 >  面试热点 > 

2021年面试热点及预测:加强网络平台对青少年的正向引导

2021-11-06  |  来源: 重庆金标尺教育

 

资料背景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每四个孩子中就可能有一个正在遭受抑郁的折磨。以抑郁问题为首的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呈现出肉眼可见的低龄化、普遍化趋势。

虚拟的网络平台成长至今,已然超越了纯娱乐功能,成为青少年社交、学习、成长的重要空间。网络资源的丰富、网络平台的社群化和匿名性让年轻人找到了倾吐现实烦恼的“树洞”。在这里,他们可以暂时抛开现实生活中的面具,主动倾诉、寻求帮助。但如何合理地运用网络平台特性,引导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发展?这是这个网络时代下亟待思考和讨论的课题。

金标尺解读

首先,青少年可以借助网络宣泄、调整不良情绪。网络为青少年情绪宣泄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与空间。他们可以在聊天室里将自己的不满、委屈、悲伤一吐而快,可以在网友中得到同情、理解、安慰,甚至有人为你出谋划策,而不用担心被身边的人嘲笑、讥讽;其次,网络成为青少年获得成功,培养自信的多种途径之一。青少年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获得成功往往很难,虚拟世界获得成功的机会远远高于现实生活,特别是在网络的游戏与聊天活动中,青年更能充分体验这种成功的喜悦;最后,青少年可以沟通网络获得学科知识。对一些在课堂上不懂、不会的内容通过网络,找到知识点,作一些有关的练习,巩固知识。

但同时,网络也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二,会使得青少年责任心降低、逃避现实。网络的虚拟性强,且网络道德体系尚处于建构和规范之中,加上青少年自我约束能力不足和自律意识的淡薄,就很容易做出一些不道德的而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去做的事情,如恶意侮辱,人身攻击,网上“多角恋爱”,“黑客”攻击等行为。

第二,“网上”和“网下”的自我错位,可能导致青少年自我认同失败。在虚拟网络中,青少年会认为自己是受人敬仰的英雄;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可能是性格内向、不被看好、每天被教师批评的差学生。网络为这类青少年提供了展示自我平台的同时,也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变得更加内向和自我闭锁。

第三,网络虽然不同于与现实生活,但网络也是一个社会群。在这样一个虚拟的社会里,人们大多都是以不真实的形式出现,加之网络高度的自由性,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对网友很难充分了解,仅能从只言片语中猜测对方的情况,有些青少年不能把握自己的情感和言行,很容易交错网友,以致发生不堪设想的后果。

当前,青少年已逐渐成为网络文化重要的消费主体和网络文化的生产者、传播者。《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未成年网民达1.83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4.9%,我国未成年网民日益呈现低龄化的趋势。

我们应更好地运用互联网这一新手段,一方面发挥网络的时效性强、影响力和覆盖面大的优点,增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一方面要注意减少或消除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使其更好地服务青少年,引导青少年利用互联网学习科学知识和进行健康的娱乐,以健康的人格、健康的心态对待现实世界和虚拟空间。

学校作为心理教育的主阵地,也要协同发力。针对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校的心理教师还缺乏专业的心理培训,专职的心理教师的数量仍然较少等问题。要加强师范心理专业知识的教育,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心理培训,多角度、全方位为在校中小学生提供网络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第一课堂。作为家长,一是要尽到监护人的职责,不断学习家庭教育的原理、方法,营造温馨、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避免孩子从网络中寻找家庭中拥有的亲密感和归属感;二是要以身作则,自身文明、科学、有度地使用网络,提高网络媒体素养,自觉地学习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的知识。

社会是落实网络保护的大环境。未成年人的接受能力强、喜欢新生事物,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若此时社会、媒体能够给予积极正向的引导,以正能量熏陶引导,同时也采取有力的措施,净化社会环境和网络空间,就能够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未成年人和互联网才能够和谐相处,同步向上。

未成年人是自身发展的主责人。在网络平台中,未成年自己也要有意识地学习自我管理、自我规划的方法,做自己人生的主责人,担当起自我成长的责任。

重庆选调生交流群

查看 招考信息

金标尺

扫码加群 选调交流群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