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三支一扶 >  笔试题库 >  笔试模拟 > 

2025重庆三支一扶职测模拟题:言语理解(8.30)

2025-08-30  | 

【每日一练】2025重庆三支一扶职测模拟题:言语理解(8.30)。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金标尺教育获取。

【言语理解】写历史是严歌苓小说一个共同的特点,而面对于现实生活,她似乎无暇顾及,“我做不到把当今的个人生活、把发现自己作为写作的第一主题。我的脑子已被太多重大的还没搞清楚的历史上的追问占据,我还在一直追问,不依不饶。”不过严歌苓觉得中国当代的年轻作家像韩寒、郭敬明已经不再有他们那一代人的负担。

文段中的画线的词“负担”指的是( )。

A.同时代其他作家和读者的看法

B.社会舆论包括媒体层面和政治层面的压力

C.时代或者说历史给予自己的使命感

D.现实生活带来的苦难与压力

 

答案&解析

【答案】C。金标尺解析:词句理解题。定位原文,“负担”出现在最后一句。分析“负担”的上文语境,文段开篇讲写历史是严歌苓小说共同的特点,对于生活,她无暇顾及,接着对写历史具体展开阐述,“脑子已被太多重大的还没搞清楚的历史上的追问占据,还不依不饶”,最后讲当代的年轻作家不再有他们那一代人的负担,故可知“负担”指前文严歌苓那一代对历史的追问,不依不饶的责任感。对比选项,C项“时代或历史给予的使命感”是“负担”所指的内容,当选。A项、B项和D项“其他作家和读者的看法”“社会舆论”“生活带来的苦难与压力”,均无中生有,文段没有涉及,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C项。

【文段出处】《厚积薄发不事雕琢》

重庆三支一扶交流群

领取 备考资料

金标尺

扫码加入 三支一扶备考群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